桃園市社會局社會救助科科長黃慕義(右二)感謝佛光山義舉,與慈悲社會福利基金會北區執行長朱唐妹(左二)舉起粽子,希望更多資源投入弱勢家庭。圖/記者李祖翔
【記者李祖翔桃園報導】「除了日用物資,他們也渴望有顆粽子。」桃園市社會局救助科昨為安家實物銀行二十個分行的受助戶舉辦「粽夏有愛幸福享食」活動,社會局長古梓龍特別讚揚佛光山慈悲基金會提供一千六百顆粽子,「每一粒米、每一顆粽子都代表社會的愛!」此外,現場有義工教民眾包粽,象徵「自食其力,同享幸福」,除民眾感謝聲不斷,慈悲基金會北區執行長朱唐妹也感謝社會局給佛光人更多結緣的機會。
獲知社會局提出弱勢家庭需要幫助的訊息後,朱唐妹說,一周前道場法師就忙著採購食材,中壢禪淨中心的義工為了不讓弱勢朋友吃到油膩、有負擔的粽子,備料堅持不加味素,更加入雪蓮子為營養加分。現場義工與社會救助科科長黃慕義、社會工作科科長蔡惠娟還共同製作五十顆粽子,讓出席的弱勢代表享用,不少人學著包粽、繫繩,口裡說出的都是滿滿地感謝。
弱勢大朋友、小朋友昨天都很開心,其中六十六歲的阿明,二十五年前離婚後不慎車禍,無法工作,只能借住在墳塋邊的菜寮,過著沒水沒電、撿回收、種菜的生活。二○一五年桃園市府成立安家實物銀行,提供弱勢家庭三至六個月的短中期照顧,所以阿明每兩個月能收到一份食物包;昨天他不只接受免費剪髮和量血壓的服務,更拿到粽子與平安箱(急救包),心情愉悅更感謝社會送來的溫暖。
古梓龍說,對弱勢民眾而言,一顆粽子的意義是能填飽肚子又蘊含社會關懷,感謝佛光山的善心義舉。朱唐妹表示,在倉促的時間中要給出一千六百份溫暖不容易,但是佛光山開山星雲大師說過:「施與受,同等功德。」還有義工們歡喜付出,才促成這次的活動,「我們才要感謝社會局及弱勢朋友,給了用粽子行善、結緣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