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暖化可能會讓動物演化縮小體型,圖為佛羅里達自然歷史博物館繪製的普通馬匹和小馬對比圖。圖/美聯社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在遠古時代,地球暖化使某些哺乳綱動物體型縮小,科學家正擔心這種情況重演。
美聯社報導,一項新研究發現,當二氧化碳含量飆升,致使全球溫度上升時,恆溫動物因應環境而演化縮小身體,這種情況在地球歷史上至少出現過兩次。
美國新罕布夏大學的研究員德安布洛沙(Abigail D'Ambrosia)警告說,非人類的哺乳動物在人為的暖化環境下可能縮小得更快。
刊登在《科學進展》期刊(Science Advances)的一篇化石牙齒分析論文指出,地球在約五千四百萬年前突然升溫時,三個物種顯著縮小,其中之一是袖珍馬,從十七磅(約七點七公斤)縮小至十四點六磅(約六點六公斤)。
德安布洛沙說,另一種是狐猴類動物,牠是已知最早期的靈長目動物,體型約縮小百分之四,看似不多,卻值得注意,因對該類動物數百萬年演化的研究顯示,牠的體型是隨著時間愈來愈大的。
在較熱的氣候,哺乳動物和其他恆溫動物需要散熱,所以牠們會縮小身體。較小的動物每公斤體重有較多皮膚或毛髮,使牠們更適應溫暖的氣候;大動物較適應寒冷氣候,因牠們每公斤體重有較少皮膚,更能保持身體溫熱。
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的氣候學家奧本海默(Michael Oppenheimer)說,五千六百萬年前出現的自然暖化較嚴重,地球溫度上升了攝氏五度,這很可能是由來自海底已死的植物和動物積聚的甲烷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