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佛光山」講座,透過5位與談人與大家「話說佛光山」,讓大家對佛光山更了解認識。圖/人間社記者陳碧雲
【記者杜憲昌高雄大樹報導】慶祝佛光山開山50週年圓滿暨國定佛誕節系列活動,15日晚上舉辦「話說佛光山」講座,邀請香港中文大學校長沈祖堯、佛光大學校長楊朝祥、南華大學校長林聰明、南京大學中華文化研究院院長賴永海賴永海、中華原鄉生活美學協會理事長朱倚諒,分享他們與佛光山的因緣故事,常務副住持慧傳法師、退居和尚心培和尚、國際佛光會中華總會榮譽總會長吳伯雄等多位貴賓,也都到場聆聽。
佛光山寺住持心保和尚表示,佛光山在星雲大師帶領下走過第1個50年,透過5位與談人與大家「話說佛光山」,讓大家對佛光山更了解認識。期許大家堅定,不忘初心,下1個50年,佛光山仍在大師人間佛教的理念之下,廣度有情。
吳伯雄家族與大師結緣甚早,吳伯雄說因父親吳鴻麟協助初到台灣的星雲大師報戶口因緣,成為佛光家庭已延續到第4代,希望趕快有第5代的出現,讓信仰傳承延續不斷。
沈祖堯說,初與大師結緣,大師問他有何問題,當時他才任校長1年,對行政工作感到極大的壓力,問大師如何才苦?大師回答:「你提公事包去上班,回家就要把公事包放下,如果一天到晚都提著公事包,當然心裡就一直會感到疲倦,所以你要學會『放下』。」沈祖堯頓時豁然開朗,認為每一次與星雲大師見面,都獲得許多啟發。
楊朝祥、林聰明都因教育而與佛光山結下深刻緣分。楊朝祥認為,推動人間佛教首重人才,讓學生從學校環境氛圍中,自然學習佛教的理念與精神,並加以內化,畢業後也會逐漸擴散於社會。林聰明則表示,大師2005年勉勵西來大學學生要做好心靈環保,不僅尊重自己、關心別人,更要擴大到對地球、宇宙的關心,這種與地球同體共生的理念,正是人間佛教的極致表現。
1989年大師率團訪問大陸,並受邀主講「禪與人生」,賴永海備受觸動,之後即與大師和佛光山有了密集的往來。賴永海說,近10年來大師人間佛教理念在兩岸獲得極大回響,不管在學界、政界或者教界,有兩點是大家普遍的共識,一是人間佛教應為中國佛教的主流,二是大師提倡的人間佛教對當代佛教最重要的啟示與貢獻,就是把傳統求善報的佛教變成為給的佛教。
曾進入西點軍校就讀的朱倚諒是大慈育幼院的第一批院童,他認為在大慈6年的生活,讓他見識也學習到非常多的事務與態度。人間佛教的精神是他從事各項工作的動力,朱倚諒說,不要忽視自己小小的力量,隨時幫助別人,就算只是隨地撿起垃圾,都是一件功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