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高燈立苑裡報導】苗栗縣苑裡是一處充滿田園景觀的小鎮。苑裡境內的「稻鴨庄」,放眼望去只見小鴨在一畦畦綠油油的稻田間穿梭,原以為只是養鴨人家將小鴨子放在稻田中,讓牠透透氣罷了,結果沒想到另有用途,原來這是一種稻鴨共存的自然農耕法。
苗栗縣火炎山苑裡沖積扇人文發展協會理事長李清彰表示,當秧苗插入田裡後,就放小鴨在田中自由走動,小鴨肚子餓了,就吃田裡的雜草及害蟲,牠們的排泄物對稻田而言是天然的肥料。小鴨也攪動田內的泥土,增加土壤含氧量,讓稻米根部吸收大量氧氣和養分,使米飯的口感更佳。另一方面,小鴨也會變成大鴨,各取所需,相互依存。
李清彰強調,希望藉由這塊土地的示範,將有機自然農耕法推廣出去,再透過勞委會職訓局的輔導經營,讓消費者吃得健康、安心。
此外,苑裡稻鴨庄的香茅古道也相當知名;李清彰說,稻鴨庄的「香茅古道」在早期是香茅長最多的地方,也是運送香茅油和其他物資通往三義的要道。
他說,因時代的變遷,香茅草不再是重要的經濟作物,現在已改種相思樹。每年四、五月份相思樹的黃花盛開時,香茅古道美不勝收,因得「黃金山頭」美稱。
苑裡鎮還留存著一座有百年歷史的鄭家古厝,它有個好聽的名字,叫「東里家風」。苗栗縣農漁牧業休閒觀光推展協會總幹事林彥伶說,這裡的建築古色古香,多達五十個,吸引不少劇組進行拍攝工作,可說是中部的電影文化城,也是臨時演員的徵召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