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局昨天展示「索大老爺德政碑」拓印。圖/中央社
【本報高雄訊】高雄市文化局與壽山國家自然公園合作,委託成功大學考古學研究所團隊在國定古蹟左營舊城試掘,出土清代參將花崗石「索大老爺德政碑」,該石碑距今約二百五十三年,證實舊城內遺留有清代文化層。
「索老大爺德政碑」長一百一十八點五公分、寬五十四點五公分,從碑文考證得知,索大老爺就是清代南路營參將索渾,為滿州八旗鑲白旗人,於乾隆二十六年(西元一七六一年)被舉薦派任至鳳山縣治掌理軍事要務,負責守土衛民。
石碑為花崗岩碑材,考古專家認為,石碑來自於當時鳳山縣的仕紳鄉,為感念索渾對於地方的貢獻,不捨得其任滿離開,才立碑以誌不忘。
考古所所長劉益昌指出,清代由鳳山縣地方紳民所立德政碑計有六件,「索大老爺德政碑」是第七件,見證清代鳳山縣文武官員政績與吏治的歷史脈絡。
考古所助理教授鍾國風指出,出土石碑旁伴隨建築物磚塊、咕咾石、陶瓷片,推測是日本人來時,系統性將舊城內的廟宇、建築物整個拆除,連碑一起夷平成地基,「從此可以看出清末到日治時期舊城變化的過程。」
文化局長尹立表示,從出土的花崗岩石碑可說明,地底下可能仍埋藏有許多歷史文物,值得進一步探究,文化局說會在「見城計畫」中全面擴大舊城城內空間考古試掘行動。
由文化部支持的「見城一日旅人」計畫,將納入「公眾考古」概念,文化局歡迎民眾參加考古體驗,一起進入歷史現場,詳情可至「高雄市舊城文化協會」臉書粉絲專頁查詢,或電洽:(○七)五八八二五七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