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師範大學印刷技術研究團隊,利用松酯、泥土,燒製泥活字版。 圖/台師大提供
【本報台北訊】活字印刷誰最早發明,引起中韓兩國爭執。台灣師範大學印刷技術研究團隊,結合3D列印雕字和牙科齒模技術,進行「跨時空」的模擬實驗,成功證實畢昇的泥活字版印刷術的發明具體可行,是世界最早的印刷術,研究成果登國際期刊《印刷科技》,技術也已拿到專利。
「我們用現代的方法,實現了畢昇的創意。」台師大圖文傳播學系教授吳祖銘表示,畢昇只是個工匠,沒有大量製作,也沒有實際物品留下來,才會造成外界懷疑畢昇的泥活字印刷,是否為世界最早發現的活字版印刷術。
吳祖銘說,團隊依據宋朝沈括的《夢溪筆談》記載的300多字的文字敘述,按圖索驥,利用松酯、泥土燒製成泥活字版,再進行活字版印刷,證明畢昇發明的泥版活字印刷術的確可行。
「畢昇是一個很有創意的人!」吳祖銘說,畢昇的泥活字在鐵板上可以任意滑動排列,排出弧形狀、半圓形狀等形狀,這是後來發展的木活字和鉛活字印刷都不容易實現的版面設計功能,「畢昇的泥活字更活、更有創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