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會是馬英九的接班人?當了兩年快樂義工、形象最佳的紅十字會祕書長郝龍斌,隨著承諾將滿,開始考慮自己的未來人生走向,是否參選台北市長?成為朝野都急著想知道的熱門謎題。郝龍斌卻毫不鬆口的說,人生無需規畫得太緊,像是選立委、入閣擔任環保署長,這些都不在他的原先規畫中,他向來認為人要活在當下:「台灣政治瞬息萬變、政黨對立、族群撕裂嚴重,我的個性不適合再往政治圈發展。」他保留的說。
父子兩人很像,也不像
過去環保署是個冷衙門,郝龍斌當署長後硬是讓環保署民調衝到第一;接手紅十字會也一樣,百年老店的冷灶也熱燒起來。離開環保署時,他留下一句自白:「那個兇巴巴的郝署長,不是真正的我。」果然,到了紅十字會,他不必再想自己是藍還是綠,不必回應愛不愛台灣這種問題,他說自己像回到大海的魚,優游自在做自己。他的眼光變柔和了,身上那個隱形防衛網也不見了。
身為軍人子弟,郝龍斌有著異於常人的牛脾氣,上任環保署長後,認為該做的,就一定堅持,毫不理會任何關說,兩年多後,與行政院其他官員可說是漸行漸遠,最後成了他口中的「平行線」。辭職後失業了,準備回家讓太太養。「不過,我不是可以靜下來很久的人,我已經跟我太太說了,決定給自己半年的時間。我覺得做公益活動很好,可以幫助別人,我決定從政也是基於這樣的想法。我會做一些事,但不會做有爭議及有壓力的事。」
接手紅十字會祕書長就是基於這個緣由。
從義工角色,再回到政治路,應該是郝龍斌未來的唯一選項。他不否認「祖上積德」,受到父親「郝院長」光芒庇佑不少;至於選台北市長的民調數字,他並不了解,只是一再強調,「即使要參選,也絕不會當破壞角色。」
虎父無犬子,有人問他:「仕途的進或退,你父親怎麼說?」郝龍斌說:「父親什麼也沒說。」只有一個要求,什麼都可以、就是不能台獨。
說來,父子兩人很像,也不像。很像,是因為基因,輪廓與濃眉最像。兩人不像,是因為時代。在郝龍斌眼中,父親是「慈父」,家中管教由母親扮演;但他也承認,當郝總長的兒子絕不輕鬆。「外面的刻板印象!覺得他是軍事強人,一定很兇、很嚴肅。我母親說他是老虎不吃人,樣子難看」。
「反特權」思想濃厚
生長在嚴母慈父的家庭,跟著父親就是吃喝玩樂。五個小孩從小到大,沒有一個被爸爸打罵過,媽媽要處罰小孩,還要叫他走遠點,免得他「干擾」。「我們出生後都是媽媽料理的,等爸爸回來,孩子連名字都取好啦!而且是按媽媽那邊的輩分排行,是『海』字輩,像我弟叫海晏,我叫海靖。可是我爸回來,趕快把我的名字改回來。」
郝龍斌跟爸爸最親密的時光是初中讀嘉義中學,一起住了半年,每天晚上讀英文、寫字,每天寫一頁毛筆字。在郝柏村眼裏,兒子從小「反特權」的思想就很濃厚,位子愈高,他愈不歡喜利用爸爸的關係。考上預官,別人都可以到司令部,結果兒子卻當個步兵排長!
「我很不平衡。我台大畢業、身家清白,還甲等體位,預官考試滿分三百,我考了兩百六十分,再怎麼樣,都該是第一志願;結果,就因為我不是國民黨黨員而受排擠!真不平衡。我跟父親說,他說,你如果去申訴,人家一定說你是靠特權,我只好算了。」
脫下軍服的郝總長、卸下公職的郝院長,不兇,而且開心。在兒子眼中,現在是父親人生最悠閒的時刻了,沒有戰爭和政爭,只須關心誰有體力陪他打完十八洞。「這是他的福氣,也是我們兒女的福氣。」
「當立委時,爸爸告訴我,不能關說、質詢官員時要注意禮貌,不要頤指氣使。」有一次回家,爸爸臉色不太好看,那時張俊雄當行政院長,郝龍斌跟賴士葆一起質詢,「你今天表現很差,非常不禮貌。」兒子說「哪有?」「你請教院長,至少要稱呼一聲『院長』,你好幾次都沒稱呼就直接問,這是不可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