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瞻基礎建設計畫中,台中市分得建設項目總金額六百餘億元,以軌道建設為主。
以台中市民立場論,不是反對軌道建設,而是台中市府沒有將公共運輸通盤規畫,倒是不停炒作需求不是那麼迫切的建設項目,沒把交通建設順序輕重緩急分清楚。學校沒學生可以整併關門,但乏人搭乘的捷運或輕軌,可以隨意整併關門廢站嗎?
執政有輪替,債務無輪替。林市長任期最多八年,隨時可以走人,但當這些軌道建設完工啟用後的實際運量不如預期時,他們是否要自掏腰包賠償損失?
軌道運輸很少會賺錢的,重點是能夠收支平衡,興建軌道帶來沿線土地價格上漲,這點在台灣根本賺不到,卻要背負龐大的鐵道運輸沉澱成本。
這就涉及主政者對軌道運輸的專業意識,台中市政府是不是該務實點,先提升民眾願意搭公車代步的意願?如果多數市民連可及性高的公車網都吝於利用,又怎會樂於轉乘輕軌出門代步呢? 許乘(台中市/文字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