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於汐止的百年紅龜粿店。百年紅龜店,傳承下來製作的紅龜粿。圖╱記者楊祖宏
位於汐止的百年紅龜粿店。百年紅龜店,傳承下來製作的紅龜粿。圖╱記者楊祖宏
【記者杜憲昌台北報導】在傳統宮廟祭品占有一席之地的「紅龜粿」,受到社會發展與外來飲食的衝擊,漸已不受重視,沒想到卻因為《通靈少女》的影響,近來又成為話題。
新北市汐止地區早年有十多家紅龜粿店,現在僅存兩三家,其中以大同路上的「汐止百年紅龜店」歷史最為悠久。第四代負責人劉定坤說,紅龜粿早已經成了夕陽產業,現在除了宮廟法會和拜拜,就是一些鍾愛古早味的老客人會來買,大、小日差很多,「都是自家人在做,如果還要請工人,根本就撐不下去」。
紅龜粿是福建、廣東、台灣與南洋的馬來西亞、新加坡等地區米食文化所發展出來的特色食物。人們以米粿作成圓型,加以吉祥喜氣的紅膏,其上再用「粿模」印出龜殼形狀而加以替代。內裡包覆紅豆、綠豆、花生等餡料,外皮軟Q,內餡紮實。早年飲食沒有如此多樣化,是相當受到喜愛、「呷巧又能呷飽」的平民美食,但後來飲食的選擇增加,加上紅龜粿也成了年節、祭拜的供品,逐漸就淡出民眾一般日常生活。
但對於許多老一輩民眾,紅龜粿仍是生活印記重要味覺印象。劉定坤說,像是新北市長朱立倫、鴻海董事長郭台銘也都來過他的店裡「交關」,尤其朱立倫就來過好幾次,特地要買回去給他媽媽吃,「每次都是請司機把車停旁邊,他自己進來買。不跟他收錢還會一直推辭,真的很客氣」。
「汐止百年紅龜店」是百年的老字號,第一代劉明智於一八九七年建立,原以賣菜和製作的紅龜為生,後來生意日隆才開始租店面,一租就是二十多年,最後乾脆把店面買下來。傳至劉定坤已經是第四代,販售商品也從年節祭拜的紅龜、壽桃、甜粿、發粿、紅龜勺月餅等,拓展到麻糬、綠豆糕、鳳梨酥等,四代守著店面,也維繫著傳統文化的傳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