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漏網歷史】王羲之 機智放糧

文/海客 |2017.04.25
1497觀看次
字級

文/海客

提到王羲之,我們馬上想到的就是他的書法成就,尤其是那堪稱神品的〈蘭亭序〉,更是為世人所樂道。但是在其他領域,我們卻很少了解王羲之,尤其是王羲之為官的業績,則往往被人詬病。其實不然,王羲之雖然不擅長當官,卻能夠心繫百姓,他機智放糧、救百姓於水火的事跡,至今仍值得我們傳頌。

王羲之擔任右軍將軍時,琅琊郡連年災荒、顆粒無收,百姓在生死線上掙扎。王羲之看在眼裡急在心裡,雖散盡了家裡的糧食,只是杯水車薪,根本解決不了問題。接著,王羲之督促大小衙門奏請賑災,只想著自己享受的官員根本就沒把這件事放在心上,閉門不見王羲之。

實在沒有辦法了,王羲之想到了自己最擅長的書法。於是,他提筆書寫了一道奏折,騎上快馬,連夜進京向皇帝奏報。

到了歌舞昇平的京城,王羲之沒有停歇,直接求見皇帝。正在宴飲作樂的皇帝一聽王羲之求見,第一反應卻是,王羲之來獻書法作品了;於是,趕緊下詔命令王羲之進宮。

看到王羲之呈上的奏折,皇帝根本就不去看其中的內容,而是欣賞起書法來了。那飄若浮雲矯若驚龍的書法,把皇帝徹底迷住了,尤其是王羲之精心所寫的「放糧」兩個字,一下子就吸引住皇帝,皇帝禁不住喝采起來:「放糧,好,好!」

只見,王羲之撲通一聲跪倒,高聲回復:「謝主隆恩,臣遵旨,這就去琅琊放糧。」皇帝愣了半天,才反應過來:上當了。但是話已出口,自然無法收回,所以乾脆順水推舟,任命王羲之為欽差大臣,到琅琊放糧賑濟災民。

到了放糧這一天,衙門外聚集了大量的百姓。王羲之卻感覺有點不太對勁,很多災民細皮嫩肉肥頭大耳的。於是找人一查,原來是琅琊王府的虞侯、縣衙中的聽差及土豪家中的狗腿子假冒災民。王羲之於是對眾人說:「剛剛接到報告,南海郡比琅琊郡災情更重,所以本郡今天不放糧了。請大家幫忙把糧食運到河邊,裝船後南運。」

話音剛放,人群一陣騷動,冒牌貨們垂頭喪氣、灰溜溜地鑽出人群跑掉了。而災民聽聞還有人更困難,都自覺地幫忙把糧食運到了河邊。看到人群中沒有了冒牌災民,王羲之當場宣布:「父老鄉親們,本官今天把放糧地點改在了這裡,大家把自己所運的糧食趕緊拿回家,好好過日子吧。」百姓驚喜望外,齊齊跪倒叩頭感謝王羲之。

這一場放糧大戲,足以見證王羲之的機智多謀。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