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立法院昨天審查經濟部一○五年度總決算報告,檢討工業局推動智慧電動車、地層下陷、溫室氣體減量等施政措施。
此外,經濟部國營會也報告去年所屬國營事業營運績效,台電、中油、台糖及台水四家公司,去年稅前盈餘共計逾八百億元,油電糖水今年都有賺錢,其中又以台電逾三百九十六億元居冠。
上億預算 賣百輛電動車
工業局推動智慧電動車,原預計二○一三年底達成三千輛電動車上路,但實際成效二百八十七輛,工業局下修目標,接著連續二年投入三點六七億元,成效仍僅有一百四十七輛。
審計部表示,全台二十二縣市中,還有八縣市未推動電動車,函請工業局研擬政策,以達計畫目標。
多年整治 地層下陷惡化
每年下陷速率超過三公分為「持續下陷面積」,審計部表示,近年下陷面積與速率不減反增,前年全國持續下陷面積驟升至八百一十九點八平方公里,其中以雲林下陷面積增加、嘉義下陷速率加快,最為嚴重,亟待研訂地下水永續出水量、人工補注與輔導納管水井合法。
水利署表示,地層下陷面積與降雨量有很大關係,前年台灣遭逢百年大旱,因此下陷面積增加,去年全台持續下陷面積剩一百零六平方公里。
氣體減排 確定承諾跳票
審計部表示,我國前年七月公布施行溫室氣體減量與管理法,明定溫室氣體減排目標,二○五○年二氧化碳須降為二○○五年二點四五億公噸的一半;我國當年九月也向國際社會承諾,二○三○年溫室氣體排放量減為二點一四億公噸。
然而根據工研院提出的報告,二○三○年二氧化碳排放量為三點一一億公噸,超出承諾值九千七百萬公噸。審計部指出,我國能源配比不利減碳目標,無法履行自定承諾,也不利溫減法訂定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