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寗一(右)通過首屆國際專業失智症照護認證考試,台灣整合照護學會理事長陳亮恭(左)頒發證書。 圖/鄧桂芬
【本報台北訊】年邁父母忘事、遊走、幻覺,可能是失智而非「老番顛」。60歲的蔡寗一因不了解失智症,錯過給失智爸爸好的照顧,爸爸過世前,媽媽也失智了,她下決心接受照顧服務員訓練,報名第1屆國際專業失智症照護認證考試,及格率不到5成,但她努力通過了,並利用所學照顧媽媽,減緩病程退化。
據國發會推估,去年底國內失智人口已破26萬人,民國150年恐破85萬人,每100人就有5人為失智症所苦。台灣整合照護學會成立國際失智症照護聯盟,邀集日本、韓國、菲律賓及印尼,共同提供失智症照護訓練教材,建立訓練規範及標準,並舉辦國際專業失智症照護認證考試。
今天獲頒認證的學員蔡寗一說,失智爸爸常坐錯車、半夜遊走、大小便失禁、差點被詐騙,但當時她不懂得照顧。她在爸爸過世前取得照服員資格,媽媽卻跟著失智,她再接受失智照護訓練,習得照護技巧,包括帶媽媽出門散步、理解媽媽發脾氣原因等,不只延緩媽媽退化,母女相處也更佳。
她感嘆,如果能早一點學到照護技巧,就能把爸爸照顧得更好,現在除了專心照顧失智媽媽,也希望回饋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