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400年 用語些微改變 雙面人是雙頭蛇 食指稱小母

 |2017.04.15
1112觀看次
字級

【本報台北訊】清大、中研院台史所等單位組成的研究團隊,在菲律賓發現十七世紀的《漳州話詞彙》(Vocabulario de la Lengua Chio Chiu),近兩萬字詞的古閩南語,有些用語和現在不同,例如現在稱為「火金姑」的螢火蟲,過去叫做「火金星」。

在這《漳州話詞彙》史料中,記載四百年前海外閩南人的日常用語,例如清代台灣糖廍的製糖術語「漏尾糖(Lau Bue Tung)」,被西班牙人編進這本詞彙中;連罵人髒話也被記載下來。

「熱鬧」一詞在現代閩南語倒過來念為「鬧熱」,四百年前的史料也記載為「鬧熱」,證明古今用法相同。但現代閩南語中批評「雙面人」的用語是「雙面刀鬼」,該史料記載為「雙面刀」、「雙頭蛇」,證明經過四百年用語有些微改變。

其他稍有差異的用法還包括:「男兒當自強」被記載為「男兒獨自強」,「禮多必詐」被記載為「禮多人也詐」。

特別的是,十七世紀的閩南人對於「食指」稱為「小母」或「二指」,「小指」則叫「尾指仔」。與手指相關的詞語包括指頭、大指、指頭母、大母指、小母、二指、中指、無名指、尾指仔。

批評別人做事狡詐,史料記載的相關用詞有奸詭、奸詐、奸巧、奸險、奸雄等;要稱讚別人個性好,相關用詞也有溫和、溫恭、溫厚、溫良、溫柔等。

跟「謝謝」相關的用詞很多,史料就記載有感謝、補謝、感德、感格、多承、多蒙、多感、感愿、感恩、感恩蒙、拜謝等等。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