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歲高先生(右)是全國第1名植入電子眼的視障患者。 圖/長庚提供
【本報台北訊】罹夜盲症幾乎全盲的高先生,41歲的他因無藥可治,人生變黑暗。經過林口長庚人工電子眼植入手術,成為國內第1位裝入電子眼的視障患者,現正接受視覺復健,配戴特殊眼鏡,重新學習看見世界的技巧。
比起電子耳,電子眼費用更為昂貴,光是醫材費就高達500萬元,還不包括手術費,在國外約需900多萬台幣。高先生這次為專案申請,獲全額補助,否則至少得花600萬至700萬元。
林口長庚眼科部人工電子眼中心主任黃奕修指出,人工仿生眼(又稱人工電子眼)是近年眼科領域的重大突破,以精密手術將微小刺激電極植入眼球內部,緊貼黃斑部表面。
患者須戴上特製眼鏡,框架上則有微型攝影機,取得病人想要看到的影像,攝影機利用類似悠遊卡式的非接觸訊號傳遞方式,透過電波傳輸影像訊號,至眼內電子元件,再經由未萎縮的視神經傳導至大腦視覺區。
黃奕修指出,目前全球共有多個電子眼研究計畫,已有重大突破,包括人體內並無電池元件,植入眼球的刺激電極不會傷害網膜神經纖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