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在迎賓晚宴近尾聲時,向習近平通報了攻擊敘利亞,俟習近平前腳離開美國,立即調派航空母艦卡爾文森號急駛朝鮮半島,直陳是針對近日北韓一系列挑釁行動的回應。
川習會前,川普聲稱,除非中國大陸對平壤政權加大施壓,否則將單方面採取行動,消除北韓核威脅。川習會後,美國務卿提勒森直言攻擊敘國,就是警告北韓,習近平也認同朝鮮局勢已達到必須採取行動地步。繼美國單邊攻擊敘利亞,又大陣仗地把航母調至朝鮮半島,儼然把北韓列為下一波單邊打擊目標。
然而北韓不是敘利亞,金正恩亦非阿塞德,且化武、核武不能相提並論;針對美國大軍壓境、來勢洶洶,北韓揚言不會被嚇倒,反嗆將以核武力粉碎美國侵略。美國前國防部長卡特憂心稱,如果美國對北韓先制攻擊,很可能導致北韓入侵南韓,這將是一場破壞性極強的戰爭,決策者必須特別謹慎。
川習會上談及朝鮮危機,宣布建立聯合參謀部對話機制新平台,強調重大軍事行動相互通報機制,解放軍聯合部參謀長房峰輝也坐上談判桌,用意就是避免中美在朝鮮危機中強碰,造成不可逆料、難以善後局面。
再者,美軍針對北韓複製攻敘行動可謂易如反掌,問題是斬首行動一擊不中,北韓對南韓首爾進行瘋狂武力報復,華府又將如何反應?難不成再次發動一場新韓戰?
面對北韓狂人金正恩一副天不怕、地不怕的賭徒心態,正是北京對待金正恩的棘手困境:有如煤渣掉到豆腐上—吹不掉也拍不得!即便中美聯手,恐也得再三斟酌。
在經貿方面,大陸對美擁有一年逾三千億美元龐大順差,川普會前多次表達不滿,宣稱必須做出行動,外界擔憂中美貿易戰因而開打。所幸習近平採低姿態,主動提出百日計畫,允諾擴大美國對大陸出口,平衡貿易失衡。有了明確時間表,讓箭在弦上的貿易大戰,出現轉圜空間,各方也跟著暫時鬆了一口氣。
至於備受國人關注的台灣問題,並未成為川習會重點,雙方僅宣達了各自立場。大陸外長王毅稱,中方重申在台灣問題原則立場,希望美方在三公報和一中政策基礎上,予以妥善處理,防止中美關係受到干擾;美國務院亦予證實,不過美方認為其一中政策,是基於三公報與台灣關係法。
由此觀之,川普明顯由質疑一中政策重回一中軌道,川習達致「一中」共識,其他自然無需多作議論。
美國是世界霸主,中國大陸係區域強權,身為全球第一、第二大經濟體領導人,川習兩人選擇合作、擱置分歧,成功拆除「北韓、貿易、一中」三大分歧引信,且建立兩人及家庭間的私誼。
川習會上,習近平致贈川普一幅寓意深遠的書法:「九層之台,起於累土;千里之行,始於足下」,盱衡川習高度評價兩人初次會面,從而讓中美新關係有了穩健起手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