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傅維信
天主教不僅是西方的代表性宗教,更是西方文化藝術的源頭。位在紐約哈林區的國家天主教藝術與歷史博物館(The national Museum of Catholic Art and History),便致力於教育民眾,認識天主教所代表的迷人的藝術風采 。
國家天主教藝術與歷史博物館位於一百一十五街的哈林區,傳統上是以黑人為主的社區,但近年來許多拉丁族裔移民紛紛在此地落地生根。紐約市固然不乏天主教堂,但是以此為主題的博物館卻是僅此一家,別無分店。更重要的是,博物館的運作是獨立於教會之外,教育才是首要的宗旨。
博物館所關注的藝術形式十分多元,包括視覺藝術、文學、詩歌、音樂、舞蹈和電影等都是展示的媒介之一。當然與天主教相關的儀式用器物、衣物、書籍和歷史文件等自然也是收藏的重點。而當代藝術品,尤其是受天主教影響,更是博物館最愛的典藏。
博物館過去的展覽主題,包括有十字架,聖經裡的聖人群像等。其中的聖壇藝術展,透過木材和黏土等材質,將宗教和藝術作了最好的結合。
此外,一項關於耶穌的藝術創作,藉由抽象藝術的手法,探討耶穌對世人的愛,以及三位一體等神學概念,可謂別出心裁。
博物館最重視的教育目標表現在兩個層面上:第一是免費的藝術講座,講者包含藝術家和藝術史學者。第二則是主動到學校和年輕人的社團授課,內容有世界宗教和藝術形式的簡介。博物館免費開放。網址:http://www.nmcah.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