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近年來台灣設計界最火熱的詞彙,莫過於「文創」,設計師蕭青陽呼籲「原創更重要,有好的原創才會做出好的文創」,並要大家去思考文化,不但不要被殖民,反而要把自身文化放進設計中,讓下一代了解、享受,這才是「真文創」。
許多商品掛上文創,價格彷彿就能水漲船高,連夜市也以文創來命名。
蕭青陽認為,「文創的上面是原創,原創的上面則是文化」,當文創風行時,他反而呼籲「原創更重要」,「有好的原創才會做出好的文創」,這也是他在做設計時,希望能從文化切入的原因。
蕭青陽解釋,近幾年台灣設計師或民眾,因為偏好而養成北歐或日本等美學觀念時,當台灣辦一場設計展,展出的作品卻充斥著日本或北歐等地的風格,卻看不出台灣人有台灣風格,這是多麼令人擔心的一件事。他也建議政府「要想清楚」,不要被文化殖民,應該得從自己的文化中心,發展出文創。
當文創設計成為顯學,事情就變得複雜,蕭青陽指出,現在教育給孩子「學設計會賺很多錢」的錯誤觀念,「我覺得很詭異,也誤判這個領域」,如果學校和社會硬要把對藝術與設計的喜愛,「喬」成可以賺多少錢,會有上萬人面臨挫折感、瓶頸,「因為一開始的設定就不健康」。
他以去義大利觀摩的例子說明,當地人認為,「我們現在的美學,只是占幾千年來的三十年,我們不能任意改造幾千年來,不同時期的祖先,所設定的美感觀念」,更重要的是「維護勝過於創造」,不要輕易的讓新的設計取代舊的,否則會變成一個沒有傳承文化美感的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