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心園 心懷廣闊
寺院中的走廊,總是一段路後,就得轉個彎,想往上一層,就要爬樓梯或者搭乘電梯,這是很有意思的存在。就像生活,過程中會有許多的插曲,經過種種考驗和體會,才會有所成長。
如果你能靜下身心體會「道」,你會發現原來生活就是「道」。師父一人清修,因緣際會之下有了徒弟,生活色調變成多元化。徒弟的問題就是師父修道的檢測單。徒弟有事,為師不說不解、不說明白也不行。而中國唐代文學家韓愈在《師說》中提到:「古之學者必有師。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惑而不從師,其為惑也終不解矣。」所以呢?師徒緣,徒弟問什麼?師父就要智慧回答,有一天……
徒弟:「師父您看看,我有什麼不一樣嗎?」
師父:「我不是你,我不知道你哪裡不一樣。」
徒弟:「師父,您看看我的眼睛,有沒有不一樣呢?」
師父便很仔細的瞧,果然,不一樣。
師父:「嗯!你的左眼腫脹。」
徒弟:「師父果真看清楚了?」
師父:「一邊大,一邊小。」
徒弟:「師父!那我是不是大小眼?」
師父:「不是。」
徒弟:「那是什麼呢?」
師父:「那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師父:「修行要從生活中來體會,無論遇到任何的情況,面對、接受、負責、承擔,然後淡定走過去。」
徒弟:「那跟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有什麼關係呢?」
師父:「對他人不要太斤斤計較,要有寬宏的雅量,要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任何事情要往大方向去考量。而且莫要有分別心,勿存大小眼。所謂:『海納百川,有容乃大』,要大度容人,就要像大海一樣寬廣含納百川,對自己也就是涵蘊的增長了。」
徒弟:「師父,那修心之法就是要量大嗎?」
師父:「是的!『生活即求道』,要與道相應就要好好照顧這一顆心,世間法即緣起法。所謂的真相就是緣起下的無常變化相。如能明白此諸法因緣生滅的真理,我們便能對世間事理,用豁然的角度來思惟,有道是:『休得爭強來鬥勝,百年渾是戲文場;頃刻一聲鑼鼓歇,不知何處是家鄉。』把握短短數十寒暑,確認此生目標,直駛菩提解脫之道永不變更方向,才不會枉然此生。」
徒弟:「感恩師父慈悲開示,徒弟明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