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影師楊文逸為偏鄉小學義務拍照,並製作紀念冊,他的這項義舉,獲得專業攝影師許佳登、賴呈宇、林廷宇等人的響應,正如他所說的,「善的漣漪,猶如石子投湖,必將不斷擴大」。
讓孩子們穿上屬於自己部族的傳統服裝,留下自信的笑容,這則報導讓人感到溫暖。
台灣有錢人何其多,但是願意提供義舉善行回饋社會的卻不夠多,攝影師楊文逸或許不是很有錢,卻能做出感動人心的事,造福偏鄉學生,實在是很難得。
像這樣做好事的人,社會應該多加鼓勵和支持,行有餘力的人,如果能夠學習攝影師「取之於社會,用之於社會」的精神,積極投入社會的公益事業,相信台灣社會會更加美好。
我居住在偏鄉,因為工作關係,知道很多學生沒有書桌、服裝、鞋子、文具等。
很多善心人士、團體或企業,都會發起捐贈行動,讓這些需要被關懷、照顧的孩童,受到即時的幫助。
善行義舉永遠都不嫌多,社會上願意發揮愛心的行動和精神,應該被大量披露出來,因為他們就是大家的學習典範。
我們希望他們的善行義舉能起帶頭作用,讓大家一起學習;也希望受到幫助的學生,能夠感受到他們的愛心,養成知恩惜福的態度,秉持「樂在學習,積極奮發」的精神,相信一定有更美好的未來。
蕭靜方(花蓮縣/幼教人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