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報導】香港回歸大陸後共有三任特首,北京精挑細選的領導人,都在政治上高度忠誠,但卻有截然不同的際遇。
第一任特首董建華挾「船王之子」光環,一九九六年十二月當選特首,二○○二年取得七百六十二名選委會委員提名,自動當選連任。
接替董建華的是曾蔭權。二○○五年董建華因健康辭職,曾蔭權在行政長官補選中自動當選。二○○七年三月二十五日,曾蔭權以六百四十九票對一百二十三票成功擊敗對手梁家傑,成為香港行政長官。
但在任內,中港矛盾加劇、貧富懸殊惡化、房屋問題、市場放任物價上漲;曾蔭權二○一二年被立法會彈劾,特首任期快將結束時,被爆出多項涉嫌與商界利益輸送的醜聞。
今年二月經高等法院陪審團審理,被判一項公職人員行為失當罪成。這令曾蔭權成為香港開埠以來「被起訴而且被定罪」的最高級官員。
現任特首梁振英,二○一二年三月以六百八十九票多數票當選。任內發生占中等多個中港對立事件,二○一六年十二月九日,梁振英宣布因家庭原因,放棄爭取連任,行政長官任期至二○一七年六月三十日完結,他成為回歸以來首個不尋求連任的特首。
小百科 香港特首選舉制度
2017年香港特首選舉仍採取「絕對多數制」的間接選舉,由1200個選舉委員,選特首,又稱「小圈子」的選舉委員會(選舉團),代表370多萬香港選民行使選舉權。
選舉委員會共有1200名成員,分別代表香港社會的38個「界別分組」。300人來自工商界與金融界,300人來自專業界,300人來自勞工、社會服務、宗教等界,其餘300人為立法會議員、區域性組織代表、香港地區全國人大代表與政協委員。
特首選舉分兩階段,第一階段(2月14日至3月1日)爭取選舉團「提名」,前財政司長曾俊華,法官出身的胡國興,以及前政務司長林鄭月娥,他們已分別獲得165票、180票,以及580票提名,參與競選。林鄭月娥獲得提名票數遙遙領先,被認為是北京欽定的人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