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張飛,大家都曉得他十分勇武,但也非常粗魯。《三國演義》裡這樣子形容他:「豹頭環眼,燕頷虎鬚,聲若巨雷,勢如奔馬。」《三國演義》的故事裡,他不但面目粗獷,眼神兇煞,且在跟劉備認識以前是個殺豬的屠夫,氣勢自然十分嚇人。圖/Vita
提到張飛,大家都曉得他十分勇武,但也非常粗魯。《三國演義》裡這樣子形容他:「豹頭環眼,燕頷虎鬚,聲若巨雷,勢如奔馬。」《三國演義》的故事裡,他不但面目粗獷,眼神兇煞,且在跟劉備認識以前是個殺豬的屠夫,氣勢自然十分嚇人。
一般人對他粗線條的評價並非毫無來由,他常常因為愛喝酒而闖了禍,史書裡對他的評價多半也只是稱讚他的武勇,或批評他蠻橫,比如寫《三國志》的陳壽就這樣說:「關羽、張飛皆稱萬人之敵,為世虎臣。羽報效曹公,飛義釋嚴顏,並有國士之風。然羽剛而自矜,飛暴而無恩。」意思是關羽、張飛都是可以一人抵擋萬人軍隊的勇將,對待敵人也很講道義不會濫殺無辜,但關羽太過剛愎自用,而張飛則是脾氣太暴躁了。
不過要能在三國亂世裡生存,只是很會打仗殺敵是沒用的,不然為什麼最後統一三國的會是奸詐狡猾的曹操,而不是有「戰神」之稱的呂布呢?叱吒戰場的張飛,當然不可能只純靠蠻力,其實他也有聰明細心的時候呢!
曹操平定北方後,揮軍南下攻打劉備,這過程裡最著名的就是「長坂坡之戰」,這場戰役中除了有趙雲七進七出的英勇事蹟外,張飛其實也功不可沒。當劉備不敵曹操而撤退時,是勇敢的張飛自告奮勇,只帶二十多名騎兵留下斷後掩護。若是單純依靠武力,二十多人怎麼可能打贏曹操的千萬大軍?所以張飛心生一計,讓騎兵們在馬的尾巴綁上樹枝,讓馬到處亂跑,揚起塵土,製造他身後樹林裡有大軍的假象,再獨自站在橋上,對著前來的曹操大軍怒吼:「我乃燕人張翼德也!誰敢與我決一死戰?」
這樣的計謀,讓多疑的曹操深怕會中了埋伏,決定暫時撤退。張飛利用他的機智,為劉備贏得寶貴的脫逃時間,也讓自己武勇過人的名聲傳遍天下。
此外,他在攻打蜀中巴郡時,遇到了一位厲害的守將嚴顏。嚴顏除了武力厲害以外,耐性也很好,張飛一開始想用激將法把嚴顏氣出城外應戰,但派人叫囂挑釁了好幾天都沒有成功,最後張飛靈機一動,在軍隊裡放出假消息,讓嚴顏的奸細以為張飛要率軍繞過巴郡城,再行軍時,派一個替身扮成自己的樣子站在前頭帶領,等到嚴顏興高采烈要偷襲假張飛時,這才發現「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真正的張飛早就埋伏在後面,把嚴顏的軍隊一網打盡。
從這兩個例子中,可以看出張飛雖然為人粗魯,但並不是一個笨蛋,在適當的時候,也有自己聰明的一面,讓人跌破眼鏡,刮目相看,正所謂粗中有細,張飛不就是最好的例子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