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嘉義縣長張花冠(左)、環保署長李應元(右),共同為小火車戴上最高效能「防汙口罩」裝上濾煙器。圖/謝恩得
【本報嘉義報導】阿里山森林小火車行駛時被詬病的臭油煙味,嘉義林區管理處和台鐵除已汰換半數車頭為環保引擎,嘉義縣政府再向環保署爭取,試辦改善將一部火車頭,加裝全新的無線傳輸訊號監控濾煙器自動再生裝置,大幅降低空氣汙染達百分之九十五。除了鼓勵改善引擎排煙,環保署表示全台將再增設更多空氣品質淨區。
阿里山是世界級觀光旅遊熱區,嘉義縣在二○一三年起,將阿里山列入空品淨區,從山下的觸口要進到阿里山的遊覽車,都必須符合環保署規定空汙排放的第四、第五期標準。不過阿里山最重要的指標阿里山森林小火車,一路冒出臭煙,連坐在車廂內的遊客都受不了。
嘉義林區管理處表示,小火車的車頭共有二十部,其中十部已改為環保引擎。另十部都在列入改善計畫。
嘉義縣環保局爭取環保署支持,把舊引擎小火車頭其中一部,試辦不一樣的改善計畫,投下百萬元費設置「無線傳輸訊號監控濾煙器自動再生裝置」,與一般傳統的引擎濾煙器不同,效能和便利性都提高,估計每年可削減PM2.5高達四十公斤,相當於五十二輛五期排放的公車排放量。
嘉義縣長張花冠和環保署長李應元昨天在阿里山火車站舉行「火車戴口罩、空汙趕緊走」啟用儀式,李應元盛讚嘉義縣設立阿里山空氣品質淨區及小火車裝設濾煙器兩項創舉,對改善空氣品質有很大貢獻,足為借鏡與學習。
張花冠表示,目前雖只有一輛阿里山小火車的火車頭戴上口罩,因是客製化訂製,成本較高,希望未來能帶動還在使用柴油引擎的南迴線或平溪、內灣等支線火車都能加裝口罩改善空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