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老體衰」鵝鑾鼻燈塔 月底變勇健

 |2017.03.11
746觀看次
字級
清末建造至今的鵝鑾鼻燈塔武裝圍牆旁壕溝,側邊土方坍陷約30公分,彭念陸以生態工法修護,恢復原貌。圖/潘欣中

【本報屏東訊】有134年歷史的鵝鑾鼻燈塔園區,是世界唯一壕溝設計的武裝燈塔,園區主任彭念陸見園區在歲月摧殘下已「體弱多病」,四面圍牆裂縫不斷擴大,集雨室漏水,壕溝側邊土方坍陷、塔身銑鐵鏽蝕;他以新式修護和環保工法當「藥帖」,本月底可讓年邁的燈塔園區變勇健。

海洋大學海洋環境資源研究所畢業的彭念陸,憑著過去熟悉的工程專業,找出鵝鑾鼻燈塔園區所有「病況」,包括四面圍牆裂縫不斷擴大,保存至今的雨水集水室出現漏水,壕溝側邊土方坍陷,燈塔圓形塔身的銑鐵鏽蝕,部分廳舍屋頂滲漏等,去年底斥資200萬元展開修護,本月底前完工;因園區是登錄歷史建築,為能「對症下藥」且「原汁原味」保存,彭念陸特別研究傳統工法並引進無破壞的修補和回補工法。

去年9月雙颱襲台,園區低漥處一度淹水逾1公尺,出現裂縫的圍牆搖搖欲墜,彭念陸意識到修護腳步必須加快;他說,清末建造的圍牆和壕溝以磚頭和紅土、糯米、紅糖混合的三合土砌建,時間久了因剝離黏性降低,加上地震的外力,圍牆裂縫不斷擴大,隨時有崩倒可能,用針筒注入環氧樹脂黏固並以長鋁片固定強化,壕溝側坡則採環保的生態植被工法,至於塔身銑鐵出現鏽蝕,因無立即性安全影響,列為下波修護重點。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