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有近六成交通事故發生在交叉路口,交通部將啟動「智慧路口安全計畫」。圖/林伯東
【本報台北訊】全台每年有近六成交通事故發生在交叉路口,大部分是用路人搶紅燈、黃燈造成。交通部長賀陳旦昨天指出,今年將啟動「智慧路口安全計畫」,透過偵測及感應設施提升路口安全。
交通部管理資訊中心說明,最快月底前公告開放地方政府提出申請,在易肇事路口裝設偵測及感應設施;交通部已編列一億七千萬元經費補助,盼能提升路口安全,最快四到五月核定後發包,九月可建置。
全國道路交通事故每年造成約三千人死亡,其中十八到二十四歲約占四百人;賀陳旦上任後目標將這兩個數字降低到二千五百人、二百五十人。
立委鄭寶清昨質詢時質疑,國內路口死亡車禍多、駕駛不禮讓行人,常嚇壞國外旅客。賀陳旦回應,長期須透過教育改變駕駛人行車習慣,短期須先靠執法,並挑選重點地區、易肇事路段優先解決。他指出,例如去年高雄油罐車事故現場號誌已改善完成,「智慧路口計畫」近來也將啟動,提升各地路口安全。
高雄油罐車事故發生在去年底,一對母子騎車從慢車道直行,卻在漁港路、新生路口遭快車道油罐車右轉撞上,兒子當場死亡。事故現場號誌同時引導快車道右轉、慢車道直行,是導致車禍發生主因。
交通部道安委員會去年現勘,高雄市也改善路口號誌,不過類似的「奪命號誌」仍存在各地路口,或礙於經費未改善。此外,路口車禍也常發生在號誌轉換時,車輛衝出路口釀車禍;除了車與車的碰撞,還有車與人的碰撞。
交通部管理資訊中心主任王穆衡表示,智慧路口安全計畫可在十字路或T字路口,裝設偵測設施,提前透過閃爍號誌或電子看板顯示圖像,提醒側向車輛有潛在碰撞風險。
交通部第一階段編列一億七千萬元經費,待地方政府提出申請並核定後,補助地方政府設置,並優先補助潛在風險高的路段,透過路口偵測器、警示標誌,提醒駕駛人危險就在前方;另有約三億元經費會由中央、地方合作,提升快速道路偵測。
此外,工研院研發的「先進十字路口防碰撞警示系統」,前年底已在新竹縣市四個易肇事的路口設置;系統可在十字路口偵測危險車輛,於可能相撞前三秒以影音警告駕駛人,並搭配路口電子看板提供所有用路人違規闖紅黃燈的快車警示,降低肇事率,未來也可望推廣至全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