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等知足 禪淨共修見淨土 曹麗蕙 |2017.03.06 語音朗讀 2281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禪淨共修祈福法會逾一萬六千名信眾,手持心燈祈願祝禱。 圖/人間社記者莊美昭慈容法師(中)與佛光山慈善院院長依來法師(右)代表致贈二台AED給體育大學校長高俊雄(左)。 圖/人間社記者莊美昭 國際佛光會中華總會榮譽總會長吳伯雄。 圖/人間社記者莊美昭桃園市長鄭文燦 圖/人間社記者莊美昭 【記者曹麗蕙新北報導】第三場「二○一七年禪淨共修法會」昨天在林口體育館舉行,共有來自桃園、新竹、苗栗、金門、台北等區逾一萬六千名信眾,在佛光山寺住持心保和尚、退居和尚心培和尚等九大師與佛光山百眾法師的帶領下,手持心燈祈願祝禱,場面莊嚴壯觀。 桃園市長鄭文燦致詞時盛讚星雲大師弘法半世紀對台灣的貢獻,佛光人更是帶動社會的光明力量。國際佛光會中華總會榮譽總會長吳伯雄則期許大家,要如星雲大師所開示,「不僅要愛佛、信佛,更要以身作則行佛,在全球暖化的今日,共同節能減碳,挽救世界」。 心保和尚開示信眾,人有三事勝於諸天,其中一項就是修行,「修行是身心最大依靠,為生命中最殊勝之事」。他說,大師也勉勵信眾行佛,「解在一切佛法,行在禪淨共修」,《六祖壇經》也說:「菩提自性,本來清淨,但用此心,直了成佛」。禪修功德殊勝之處就在於,用沒有分別的心看世界,就會平等、不計較,進而能如大師所言「心甘情願」、「知足惜福」。 心保和尚指出,禪就是淨,淨就是禪,兩者無分別,透過禪淨共修,認識了心的本來面目,就能看見佛國淨土。 國際佛光會中華總會署理會長慈容法師說,感謝佛光人發心,才有北中南四場禪淨共修法會,而願將共修的功德利益,回向國泰民安、風調雨順、社會祥和、家庭和諧,每人也都能幸福安樂。 消弭對立 彼此融和 吳伯雄表示,大師健康狀況穩定,但已九十高壽,無法出席每場活動,所幸佛光山制度穩固,一千多位法師也受到深厚的僧伽教育,讓人間佛教得以穩健在世界各地推展。他也期許台灣社會能消弭對立,愈見融和,「大家都是生命共同體」,願兩岸和世界都能更加和平。 心臟疾病高居國人十大死因前三名,在公共場所設置AED(自動體外電擊器),可降低病患到院前死亡率。為感謝國立體育大學長年對禪淨共修法會的護持,昨天佛光山慈悲社會福利基金會特別致贈兩台AED給體大,並由慈容法師與佛光山慈善院院長依來法師代表致贈給校長高俊雄。 節目率先登場的是由兩百五十位佛光童軍帶來的「我愛歡喜」旗語,孩子們又唱又跳,把歡喜帶給與會大眾,接著則有佛光青年團、啦啦隊、敦煌舞蹈團的精采表演,莊嚴壇場。 法會由心保和尚、心培和尚等九大師主法,帶領百眾法師與優婆塞、優婆夷步入壇場。大眾以至誠懇切的心合掌誦念〈八十八佛大懺悔文〉,法音清流,攝受人心。而當萬盞燭光亮起時,信眾心中明燈也隨之點燃,綿延成一片燈海,熠熠生輝,所謂「人有誠心,佛有感應」,不少信眾,在共沐佛恩中,感動落淚、法喜充滿。 回向HBL 普中封后 來自桃園復興分會的林富美,與同修黃宏漢懷著虔誠感恩的心前來,兩人高齡近八十,是標準的三代佛光家庭,孫女昨也參與童軍表演。「我雖然中風了,半身酸麻,但我告訴自己要努力復健,拄著拐杖也要來參加如此殊勝的法會」。 昨天適逢HBL普門中學、永仁高中競逐后冠,心保和尚也特地回向給正在力拚勝利的普門,祝福賽事順利;法會圓滿後,傳來普門封后捷報,佛光人歡喜慶賀。 昨天嘉賓雲集,包括國際佛光會中華總會總會長趙麗雲、立法委員暨國際佛光會世界總會法制長吳志揚、立法委員陳學聖、桃園市議員黃婉如、桃園縣議員邱顯二、桃園市政府民政局局長湯蕙禎、台北松山工農校長楊益強、台北瑠公國中校長林明貴、桃園縣家長會長協會榮譽理事長呂朝福等貴賓均共襄盛舉,桃園市議會議長邱弈勝亦送花籃祝賀法會圓滿成功。 禪淨法會將在十二日於彰化體育館舉行中區最終場。 前一篇文章 閩台28宮廟 娘奶故居探親 下一篇文章 南屏義工普茶 發長遠心 熱門新聞 01聯合國衛塞節慶典 佛光山與會2025.05.0802如是說2025.05.0703星雲大師全集【講演集】緣起與還滅─從佛教的觀點 看未來的世界 4-32025.05.0804結石恐致急性腰痛 好發夏季應多喝水2025.05.0905榮譽勳章博物館 訴說得主英勇故事2025.05.0806曼谷文教中心 親子彩繪燈籠 2025.05.0807社論--關稅談判須公開透明2025.05.0808莊靜君 將台灣書籍推向全世界2025.05.1009馬祖佛光緣贈《365日》 旅宿願點亮旅人心靈2025.05.0910【女兒的愛】讓我照顧您2025.05.09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金門迎城隍 佛光人喜結緣紐西蘭南島佛光山 四度獲評優良建築佛光會慶佛誕 百萬人浴佛響應蔬食許夏子母女精進 信仰是傳家寶王淑慧接引全家 兒子建立三好觀念吳欽杉三好家庭 佛法凝聚家人 作者其他文章518國際博物館日 故宮免費參觀媽媽商店開張 翻轉阿母日常形象故宮百年院慶 推描金佛卡文創永續展 淡水河生態拾彩國光劇團 推鏡花水月沉浸展時代印記展 看台灣美術300年演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