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鳥類、昆蟲、植物無一幸免… 城市光害 生物在無言抗議

 |2017.03.05
4136觀看次
字級
山上無光害的夜景,吸引許多攝影好手拍攝「銀河帶景」。圖/記者楊祖宏
台北植物園內的大燈換成地燈,讓樹木可以熄燈休息。圖/董俞佳

【本報台北訊】他們是一群城市光害下,無辜的受害者。隨著城市的燈愈點愈亮,入夜仍繁華如晝,不只人類,城市中的鳥類、昆蟲以及植物都深受其害,無法得到充分休息、失去正常日夜作息調理,甚至還有鳥類只要找光亮處,就無需獵捕,食性改變,成為健康隱憂,生態專家呼籲,關注光害問題,讓城市成為友善的生態空間。

城市中的光害,以往常被忽略,過量的光照不只影響人體健康,對生物也有危害,台中市野生動物保育學會以城市中繁殖以及鄉村中繁殖的家燕為觀察對象,得到一個值得注意的結果。

他們發現在本應入睡的時間,城市裡的家燕,靠著招牌、霓虹燈的光照,仍有覓食機會,牠們飛到光源下大批蟲子聚集處,不費吹灰之力,就多了一道豐盛消夜,但這些家燕在免疫力的表現沒有按時睡覺的鄉村樣本來得好,同時,城市的家燕也面臨較嚴重的緊迫壓力。

台中市野生動物保育學會研究組組長林文隆表示,夜間覓食犧牲了睡眠時間,此外,光源下就能覓食,也無需獵捕,都可能影響鳥類發展。

鳥類之外,路燈就架在樹木一旁,在大樹上掛滿漂亮燈具的裝飾,也可能影響植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正常生長,台灣愛樹保育協會會長曾檉銳表示,夜間沒有燈照,樹木才能好好休息,他建議,在以植物為主的生態區,應該盡量不要有光害,以不開燈或地燈代替,至於城市道路等以人為主的空間,只好讓這些樹「辛苦點」。

台大昆蟲系教授楊恩誠表示,光的波長、亮度、發散角度、閃爍頻率等,都會影響生物,以螢火蟲為例,設了路燈,螢火蟲的分布地點退縮至少五十公尺,而且,光害使螢火蟲無法繁殖下一代,幼蟲基因也會產生不正常表現,即使移到非光害地區,仍無法正常成長,大多數還沒成蟲就死亡。

台北植物園 為老樹熄燈

台北植物園如同植物博物館,台灣油杉、優曇華、以及巍巍聳立的大王椰子等百年老樹隨處可見,而且近年也有貓頭鷹現身,隨著光害成為環境課題,植物園為在維護生態與民眾需求中取得平衡,將大燈具改為較暗、較小的地燈、感應燈,讓老樹有個安養天年的環境。

林試所植物園組組長董景生說,「樹木也需要熄燈休息」,過大過亮的燈具照在樹上,不只對樹的生理不好,長期下來成為危木,也不安全。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