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毛麗貞屏東報導】屏東教育大學研究所學生陳嘉湧以藝術探討性別議題,即日起至五月十三日在文化局展出十三件以裝置藝術和平面作品的創作,探討兩性議題,希望此項展覽可以提供民眾一個不同以往的視野。
二十五歲的陳嘉湧畢業於屏教大美勞教育學系,在國小擔任實習老師時,因對正統美術教育有不同於一般藝術教育的反思,遂選擇進入研究所進修。
此次陳嘉湧陳列的作品「女+子=好」,運用兩性第二性徵的凸凹象徵及四方侷限,表現男性受到「成家立業」,女生受到「三從四德」的社會兩性價值的侷框架,唯有男女善用溫柔與陽剛的特質,方能成就一個「好」。
「那一道彩虹」系列作品則是要說明「愛情」沒有界線,即便是同性亦同之意。彩虹旗是全世界通行的同志標誌,其中紅代表生活,橙代表治療,黃代表陽光,綠代表自然,靛代表和諧,紫代表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