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四最 文/人間社記者張彬彬 |2017.02.26 語音朗讀 11986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覺華法師 圖/人間社妙蓮法師 圖/人間社陳彩萍居士 圖/人間社張清川居士 圖/人間社 佛光山福慧家園共修會在藏經樓法寶堂舉行,二月十九日講座主題「人生四最」,禮請佛光山大明寺住持妙蓮法師主持,邀請慧慈寺住持覺華法師、國際佛光會桃竹苗區協會會長陳彩萍,與國際佛光會中華總會監事張清川與談,藉由弘法經驗與生命體驗,教導大家如何透過佛法的體悟與修持,圓滿「無病是最大的利益、滿足是最大的財產、信賴是最大的親族與涅槃是最大的安樂」等「人生四最」。 妙蓮法師以星雲大師弘法度眾、心繫眾生的慈心悲願為例,說明一個心靈富有、想要的不多、具有寬容心與包容心的人,才會去照顧到大眾的需要,才能真正「給」出去,並勉眾要能心內滿足、身外無求、培養讓人信賴的人格。妙蓮法師也談到,「涅槃」就像「回家」般,心要有定力、不受外境干擾、沒有非分欲求與想不開的心,人要不斷地鍛鍊自己、用心去經營生命,「無欲則剛」即是最佳展現。 「無病健康的身體,是人生必須追求的。」曾與病為友的張清川提到,之前身體違和,在諸佛加持下,因為有信仰,讓他更有信心與勇氣去面對治療過程中的種種考驗,並深深體會到,身體的保健要有樂觀的心態、充分的休息與適度的運動。張清川也不忘叮嚀大家,人有貪、瞋、痴三毒,要用不淨觀、慈悲觀與因緣觀等來對治,將其落實於生活,對身心的調適很有幫助。 覺華法師分享修行體悟時提到,滿足是最大的財產,並引用《佛遺教經》中「知足之人,雖臥地上,猶為安樂;不知足者,雖處天堂,亦不稱意」,及之前在監獄佈教與臨終關懷等弘法經驗期許大家,身外之物不用放不下、「心」才要放下,要珍惜現在所擁有的一切,星雲大師提倡「四給」,給人信心、給人歡喜、給人希望、給人方便,也因為「給」,才能讓佛光普照三千界、法水長流五大洲,人除了要知足以外,更要學習「給」、隨喜隨力布施,因為「給」就是富有。 「諸苦皆從貪欲起,每減一分貪,就會增長一分智慧。」陳彩萍提到,由於先生接引,親近佛光山法寶寺、投入佛光會弘法工作後,就把原本想購物的念頭改變、轉為布施,心中覺得非常歡喜,人要懂得因果、勇敢面對挫折,體會因緣、可讓自己更歡喜自在。陳彩萍也表示,由於對三寶的恭敬與信賴、認同星雲大師弘揚人間佛教的宗風理念,方能讓自己找到人生的方向,也從佛法中得到生命的智慧。 「人生最好的老師是自己。」妙蓮法師分享美國《華盛頓郵報》所評選的「十大奢侈品」,包括:要注重生命的醒覺與開悟、要有一顆自由喜悅充滿愛的心、要有走遍天下的氣魄、要做個回歸自然真我的人、要有安穩平和的睡眠、要能享受屬於自己的空間與時間、要有彼此深愛的靈魂伴侶、任何時候都有真正懂你的人、身體健康內心富足、能感染善美點燃他人的希望等勉眾,人的生活習慣與心念非常重要,佛教講「自我管理」,要能好好地與自己相處、時時保持一顆快樂的心、回歸穩定又健康的生活,方能幸福與安樂。 前一篇文章 共修看板 下一篇文章 共修看板 熱門新聞 01【何處不交朋友】可敬的朋友2025.05.0502【國學探究】 人相忘乎道術:《莊子》論「忘」的生命智慧2025.05.0603聯合國衛塞節慶典 佛光山與會2025.05.0804頻率對了就共鳴2025.05.0505長期運動協調身心 能增深層睡眠時間2025.05.0606桑椹養顏抗衰老 母親節蛋糕好選擇2025.05.0607【考考你的智力】2025.05.0508量子糾纏與量子技術2025.05.0609小粒子 大未來2025.05.0610國家祈禱日 美國洛城跨宗教共祈和平2025.05.05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修行在人間】放下自在【人間行者心】出家生命的意義學習星雲大師 廣結善緣 布施歡喜【晨齋語錄】覺悟【人間行者心】翁啟泰老菩薩 奉行一師一道【佛光山口述歷史系列】佛光會成立 人間佛教新紀元 作者其他文章羅李阿昭:子孫參與展現信仰傳承台北市.中山區 藝術城市人文風 酷街區新舊共融 普門寺慶佛誕 發願力行三好 【三好校園】臺北市敦化國小 用報紙教學 閱讀世界佛光人挽袖捐血 報佛恩普門寺同霑法益 學習與時俱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