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改革國是會議召開首場分組會議,台大法律系教授林鈺雄投書媒體,每位委員發言時間不到二分鐘,比call in時間還短,根本無法闡述理念、充分討論,希望主事者別讓他成為「熊二分」。
此次司改會是實踐蔡英文總統選前的宣示,當時強調「具有政治能量,才能順利推動」,希望政治能參予其中。被認為主事者早有定見,參與者只是「集體背書」,因為人為操作鑿痕太深。
人類從神權進入君權,從「朕即國家」到「約法三章」,逐步邁向民主進步,司法維繫著國家的運作,若司法被政治人物操弄,將法令玩弄於掌心,人民對國家頓失信心,司法存在的價值也會受到考驗。
司法是正義的最後一道防線,一旦政治力介入,不再象徵公平公正。身披法袍的榮耀蒙上羞辱,尊嚴公正的形象破滅,司法成為可笑的條文,才是對國家最大的傷害。
在美國,司法人員擁有至高無上的名譽,聲望甚至超越總統。台灣走向民主自由時代,司法卻不受尊重,必須和政治「合作」,民主愈走愈回頭。
司法改革的方向是對的,但重點在司法院和法務部之間的統合協調,不在是否由總統親自領軍。若以總統的高度召開會議,首先必須跳脫政黨立場,才能確保司法的公正。
期望蔡英文總統「把政治留給政治,司法還給司法」,若企圖以政治主導司法,徒令百姓反感,也是毀滅司法公正的神聖。
王天任(雲林縣/自由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