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世界 漫遊水鄉徜徉運河間(上) 文/尹俊傑、江今葉、楊明珠 |2017.02.19 語音朗讀 1774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搭觀光船從水路看布魯日的文化歷史,可以清楚看見文藝復興時期歌德式建築之美。被稱為「布魯日跨度」的建築風格和石塊街道,構成了現在的布魯日。圖/江今葉 曾見證北京漕運歷史的萬寧橋,現作為交通橋使用。石泊岸上可見鎮水獸石雕。圖/尹俊傑 夏季天氣晴朗時,運河邊上也有不少有趣的水上娛樂。圖/江今葉 小樽運河散步小徑有63座煤油燈,傍晚時路燈亮起,散發出懷舊氣氛。圖/小樽市觀光振興室提供 本版專題節錄自 《全球中央》雜誌 二○一七年一月號 http://www.cna.com.tw 布魯日古城遊運河 穿越時空領略中世紀之美 說到運河,南歐的義大利威尼斯享譽盛名,北方則有比利時中世紀古城布魯日獨占鰲頭,這裡的運河雖然沒有荷蘭阿姆斯特丹來得綿密,但因為運河流經的區域完整保留中世紀建築,讓這裡享有「北方威尼斯」的美名。 布魯日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前羅馬時期,但老城區的建成則是從一一二八年開始。這裡因接臨北海,加上羊毛紡織、布料貿易與香料交易興盛,讓布魯日在十二世紀成為歐洲貿易重鎮,也是當時地中海與北海貿易間的重要商港。荷蘭文的布魯日「Brugge」正是「橋頭堡」的意思。 儘管隨著時代變遷,布魯日早已將商業大城的位置拱手讓給北方的安特衛普,但沉寂的布魯日反而因古老城區保存得宜,吸引大量遊客到此感受中世紀古老壯麗建築,布魯日歷史中心更在二○○○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登錄為世界遺產。 布魯日歷史中心有超過五十座大小橋梁橫跨運河,運河兩旁的文藝復興時期歌德式建築,讓這座古城瀰漫一股浪漫、靜謐的氛圍。古城裡的玫瑰碼頭(Rozenhoedkaai)、凡人修女院(Begijnhof)、城堡廣場(Burg and City Hall)、舊漢薩碼頭(Het voormalige hanzekwartier)、聖母教堂(Onze-Lieve-Vrouwekerk)、音樂廳(Concertgebouw)、市集廣場(Market),每一個都是歷史悠久、極具意義的人類文化遺產,不容錯過。 遊布魯日可以步行、騎單車、可以乘馬車,也可以搭觀光船從水路看布魯日的文化歷史。累了還可以在運河邊上的小酒館裡,大啖比利時名菜─淡菜鍋,或是品嘗以比利時啤酒烹煮的比利時牛肉,啜飲比利時最有名的各式啤酒,欣賞運河之美。 京杭大運河 媲美萬里長城的人工奇蹟 位於中國東部的京杭大運河,為「大運河」的一條幹線,北起北京,流經天津、河北、山東、江蘇,南至浙江杭州,全長一千七百九十四公里,是世界上最長的運河工程,也是中國古代文明重要標誌。 大運河在北京的起點位於什剎海。什剎海在元代被稱為積水潭(又叫海子),是北京城內重要的漕運碼頭,屬於利用湖泊水系建成的水庫港。什剎海由前海、後海和西海三個湖泊組成,三湖之水來自玉泉山,因湖泊四周原有十座佛寺,因此稱作什剎海(即十剎海)。 元定都北京後,以北海為中心重新規畫新城,積水潭在地理上是元大都中心。西元一二九二年,由於元大都規模擴大,水源不夠,因此開始引水、修建通惠河。自此,通州的船能經過東城直抵積水潭,漕運興盛;大運河自杭州一路北上,可抵達京城中心。 元代時,來自全國的物資商貨在積水潭碼頭集散,形成「舳艫蔽水」盛況,碼頭東北岸的斜街和鐘鼓樓一帶成為元大都城中最繁華的鬧市。但元朝滅亡後的一個世紀內,積水潭碼頭被廢,水面不斷縮小,分為三個湖泊,即現今水域面積約三十四公頃的什剎海。 在前海東岸的火神廟西側廣場上,有一塊高二點八公尺、寬五點二公尺的石碑,鐫刻「京杭運河積水潭港」八個金字。臥碑旁的青白石碑上,則銘刻多位專家寫成的「京杭運河積水潭港碑記」,記載積水潭的由來和元大都的形成,並介紹其在元大都和當時漕運的重要地位。 今日北京中軸線上的萬寧橋,始建於西元一二八五年,原本為木橋,後改為石橋。這座橋是由通惠河進入什剎海的門戶,所有往來的漕船都要從萬寧橋下通過,是北京漕運歷史的實物見證。 現今的萬寧橋仍作為交通橋使用,在橋東西兩側的石泊岸上,保存有元明兩代留下的多尊鎮水獸石雕。據歷史學家考察,萬寧橋橋西曾設澄清閘,可使沿京杭大運河北上的漕船直抵積水潭碼頭,對保障京城糧食供給極為重要。 北海道小樽運河 華燈初上波光粼粼 日本北海道的小樽運河從一條很普通的運河變成了觀光景點,每天都可看到大批海內外遊客在運河四周拍照取景,尤其是冬季運河,周邊雪中點燈的「雪燈路」活動舉辦時,充滿浪漫氣息。 小樽運河於一九二三年完工,是日本唯一人工填海打造的運河,最大的特色是這條運河有著緩緩的曲線,全長一千一百四十公尺,臨港線一帶的寬度是二十公尺,北部(北運河)一帶則是四十公尺。 一九六六年因現代化,交通工具激增,小樽市塞車情況嚴重,為實施車道六線化的都市計畫,運河一部分被填土造陸,部分倉庫建築拆除,但當地居民希望保存小樽周邊的歷史建築物,一九七三年成立「守護小樽運河之會」,經過爭取,道路建設保留了一段運河區間。 一九八三年居民成立「小樽運河百人委員會」,獲得約十萬人連署力爭保存小樽運河,結果小樽市制定《小樽市歷史建造物及景觀地區保全條例》,這是北海道第一個景觀條例。經過幾波力求小樽運河再生運動,如今小樽運河已成小樽市最具代表性的景點,小樽運河周邊被指定為「小樽歷史景觀區域」。 一九八六年,運河一部分區間填土造陸,其中一半寬度變成道路,整頓成散步小徑,之後成了小樽市的觀光資源,周邊地區由小漁港變成了觀光景點。石造倉庫重新利用,與歷史建築物搭配的新設計建築物陸續蓋起,玻璃商品、音樂盒、餐飲、糕餅點心、特產店等林立。周邊有人力車載客遊賞,二○一二年起還推出周遊運河的觀光船。 小樽運河散步小徑有六十三座煤油燈,沿著運河可看到多座石造倉庫,傍晚時路燈亮起,散發出懷舊氣氛。每年冬季雪花飄飄時,還會舉辦「小樽雪燈路」(小樽雪燈祭),活動會場就在小樽運河沿岸三百公尺。 在約十天的雪燈祭活動期間,河面漂浮各式精巧的燭台。運河沿岸步道也設有一排安放蠟燭的小型雪雕,營造出浪漫氣息。第十九屆「小樽雪燈路」於二○一七年二月三日至十二日舉辦。 前一篇文章 超有名起司~ 荷蘭豪達起司市場 傳統擊掌交易三百年 下一篇文章 看世界 漫遊水鄉徜徉運河間 下 熱門新聞 01【視覺DJ】湧泉洗衣池2025.04.2702【詩】海天合抱的課題2025.04.2903傳證長老圓寂 弘法度眾利群生2025.04.3004全台桐花盛宴 追逐五月雪2025.04.2805【遊藝筆記】又見春光到楝花2025.04.2906【紀實攝影】花開花落 把握善美因緣2025.04.2707【閃文集】獨立與愛情的象徵2025.04.2908北海道場首屆三皈五戒 佛子滿法喜2025.04.2809清德寺熱心公益 南投縣府感謝佛光山 2025.04.2810社論--國民黨該反省2025.04.27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預言成真現象 是否有理論根據正向自我對話 內心更強大【餘韻悠揚】音樂饗宴 休閒又健康融入大自然 礦石能量療癒身心常保幽默 健康又長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