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小綾子
身為家庭主婦,成日與柴米油鹽為伍;水深火熱中,也與這些魚肉蔬果建立起亦師亦友的革命情感。
說起來,百變剩菜是職業廚娘的必學功夫(成日倒掉菜,罪惡感可不是多念幾句佛號可以減輕),我的煮菜原則大致為:一「由簡而繁」,指的是食材料理的單一至多樣性,好比乾煎魚變成紅燒蔥拌魚;二是「變幻烹調方法」,即涼拌、蒸、煮、炒、炸、烤的調整,如蒸肉加點麵粉做成炸丸子佐蕃茄醬。
而我特別鍾情的好朋友——地瓜,更由此衍生出許多創意料理。在營養學家眼中,地瓜是一種藥食兼用、營養均衡的食品,同時具有多樣的料理創造性,不論正餐還是點心、中式還是西式料理,它無所不包、無所不搭的百變功能,讓我在餐桌上贏得不少掌聲。
我們家經常把蒸地瓜當作早餐,開啟活力的一天;而吃不完的地瓜,有時會和鮮奶/豆漿攪拌成奶昔,作為孩子的點心;有時也會和進麵糰裡作麵包的保濕劑,同時減少糖分的攝取,讓美食更輕盈;地瓜咖哩(以地瓜替代馬鈴薯)則是我的救援投手,是我冰箱裡沒有足夠的食物,或是不想煮菜時的祕密武器;而地瓜加進艾草粿裡,更是一個美麗的意外,它讓粿滑順不黏牙也更好消化。
餐桌是主婦的舞台,也是我和好朋友們的戰場,即便是剩菜,我們也會讓它變身「盛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