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茱莉雅整理
記敘文是描述一個故事、一件事、一段經過,但同樣的人事時地物,如何選材及舖排才能曲折動人,卻可從中看出寫作者的文筆高下。
在建中教寫作達三十年的林明進老師,曾以一位學生後母的真實故事來教導學生學寫作文。這位學生在校期間的表現很活潑好問、口才便給,好問的程度甚至讓老師覺得不勝其擾;但有一天,學生的母親參加親師座談,卻提及孩子在家中完全不跟她說話,對她規勸要對功課再加一把勁,也全當做耳邊風,讓孩子的爸爸對母親的管教能力很不滿意。
林老師事後和孩子談及此事,沒想到孩子竟憤恨地說:「她不是我媽媽。」再進一步了解,原來孩子的父親是台商,後母是大陸人,也是介入父母感情的第三者。因為媽媽對婚姻絕望,後來罹患乳癌也不肯治療,死前勉勵兒子奮力考取建中,兒子謹守母親遺願考上建中,但如今失去努力的動機,所以成績一落千丈。
孩子有所不知的是,如今後母也同樣罹患乳癌,而台商父親在當地又有了新歡。後母告訴林明進,當初無心介入別人婚姻,如今落至和孩子的母親一樣的境地,但她一定會積極治療,努力盡一己之力補償,鼓舞前妻的孩子考上好大學。
最後一個場景出現在醫院,後母決定進開刀房動手術,而孩子的爸爸也終於出現了。林明進在病房外對學生溫婉規勸,孩子也終於接受後母的真心,林明進更勸他不妨視時機叫後母一聲:「媽!」相信對後母會有很大的鼓勵。
全部的故事在這兒就此打住,留給看文章的人無限感動和好奇。林明進認為,最後留下一些懸念,反而會讓整個故事更有層次和深度。
今天上午8:05~8:15國立教育廣播電台「教育行動家」同步刊播「LQ大聯盟」相關訪談,收聽頻率FM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