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研究發現,台灣男性精液品質可能逐年下滑,專家表示,都會區、生活壓力大、擔任工程師、廚師、司機、業務等職業,都有比較高的「殺精」風險,可能造成寡精症。
國內研究發現,台灣男性精液品質逐漸劣化,每人每毫升精液的精蟲數每年減少約六十萬個。醫師表示,精液品質變差可能跟環境有關,戴奧辛、塑化劑等都會毒害生殖系統。
國泰綜合醫院生殖醫學中心主任賴宗炫表示,精子品質不佳是指精子畸形、精子活動力不好、數量不足或是抗精蟲抗體太高。正常的精子數量為每一毫升一千五百萬隻精蟲以上,若每毫升少於一千萬,則稱為寡精症。
賴宗炫表示,以他在新竹、台北的不孕症門診看診經驗,則約有三成五男性精液品質不良,顯見都會區、工作壓力大、擔任工程師等,風險較高。
其他高危險的「殺精」職業別,賴宗炫說,睪丸若溫度過高,會降低精子製造能力。長時間處在高溫環境的廚師,一直坐在駕駛座的客運司機、計程車司機、卡車司機等,每天八到十二小時都坐著,若加上褲子太緊,更雪上加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