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蘇嘉祥(國立體育大學兼任助理教授)
大年初九,國人都還在過年的氛圍時,詹詠然和詹皓晴兩姐妹,給大家添喜氣,在台北小巨蛋高舉冠軍獎盃,慶祝她們成功地衛冕了WTA台灣賽雙打。這是她們今年一月連續三場「首輪失利」後的第一個冠軍,不屈不撓、由低潮攀峰頂,她們是努力不懈的範例,值得學習。
對於職業網球選手來講,一場勝負意味著獎金的收入多寡、排名升降,一個「訓練團隊」,有時包括教練、防護員、陪打員和家人,機票、住宿、膳食費用浩繁,參加一項比賽開銷少說也要十幾萬元,如果老是在第一輪就吃敗仗,肯定是排名節節後退、支出大於收入、存摺日益單薄,心情自然不會太好。
加上去年九月她們在巴西里約奧運網賽成績不如理想,近半年來外頭有議論,她們的排名也從世界第六掉到第十三名,但是詹家軍團上下不改堅定意志,冷靜分析戰術優缺點,也逐步加強體能和技術。
過年前大家張羅除夕過節時,他們按部就班每天操課,年初三起在台北小巨蛋的一周比賽,經歷數度差點落敗的驚險,但是關鍵時刻撥亂反正、穩住陣腳,終於四戰全勝,再度開花結出美果。
詹家姐妹的封后,再度證明台灣網球目前還是雙打強過於單打;球員各有不同天賦,各有不同的專長,職業網壇專攻雙打、捨棄單打的也不在少數,鐘鼎山林各有所好。美國布萊恩兄弟獨沽一味專攻雙打,雖然已經四十歲,還是可以經常打進四大公開賽決賽;比起單打選手到了三十歲就得逐步退休,雙打球員擁有更多的球賽生命,是很不錯的生涯規畫。
了解詹詠然球員生涯過程後,都會對她幾度經歷手術房、傷病困擾,卻仍然能夠馳騁球場嘖嘖稱奇。她的家族在一九九九年「九二一大地震」時,千萬家財毀於一旦,這是家族財產的受傷,上有父母、旁有親戚朋友,大家會共同承擔。
但是二○一一年她突然肚子劇痛,緊急就診後,開刀取出長達七公分的卵巢囊腫,中斷了一段時間的練習和比賽,很多人擔心她是否從此不會打球,她也曾數度扭傷腳踝停賽,但是這是她個人身體的疼痛、煎熬,她一概咬牙承擔,繼續參加艱難的職業比賽。
雖然在二○○七年就曾經和莊佳容連手獲得澳網、法網雙打亞軍,成為當年國際網壇風雲人物之一;等到妹妹詹皓晴逐長大,也參與職業比賽,雖球技還不成熟,但是姐姐下定決心拉拔妹妹,從兩年前起只和妹妹參加「四大賽」,兩姐妹成為網壇一對新的銳利組合,去年初兩人排名爬升到世界第五名。
為了妹妹詹皓晴的加入,詹詠然幾乎放棄單打、專攻雙打,也放棄以前和其他選手打得順暢的雙打戰術,和身高比自己多出十公分的妹妹,發展出一套全然不同的打法和戰術。
容或有人批評她的妹妹動作僵硬、協調性不足,不如搭配台灣的誰誰誰,但是詹詠然不為所動,仍然和妹妹邊打邊修正,邊修正邊拿冠軍。
如今兩人已經拿過包括英國伊斯特本、美國辛辛那提、日本東京的九個WTA級的雙打冠軍,另外拿到三個亞軍,參加過「WTA年終總決賽」,用行動向世人證明,她和妹妹是可以的,家人的默契、感應、和樂,比任何旁人的指點都重要。
姐妹情深之餘,我們也看到她們家在父親教練詹元良研究出來的特殊戰略、戰術均有過人之處,為自家賺取獎金之外,也讓國人感覺與有榮焉,今年有一個普天同慶的過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