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外電報導】位於舊金山的美國聯邦第九巡迴上訴法院五日駁回美國司法部恢復川普七國旅遊禁令的要求後,司法部表示六日以前不會上訴最高法院,西雅圖聯邦法院法官羅巴特三日所作暫停執行川普禁令的裁決,至少將維持到六日。
司法部發言人卡爾表示,由於上訴法院要求的日程相當緊湊,該部將把上訴過程走完,目前不打算請求最高法院立即中止訴訟。
因此川普禁令的命運至少將會需時數日才能決定。第九巡迴上訴法院駁回司法部恢復禁令的要求,同時諭令挑戰禁令的華盛頓與明尼蘇達州在美東時間六日早上四時(台灣六日下午五時)前提出書面辯論,司法部應於當日下午六時(台灣七日早上七時)之前答辯,然後相關各造安排日期出庭聽審,或聽取裁決。
川普禁令通不通得過法律關卡,訴訟甚至可能持續整周,因為禁令各個層面受到不同的挑戰,戰線擴及全美,抗令官司西起夏威夷,東至華盛頓特區,遍地開花。美國總統川普採取獨斷獨行策略加速推動他的政策,但是分析指這項單打獨鬥策略風險大,這位新總統才上任兩周,便與美國政府行政、立法、司法三權分立、相互制衡的制度發生衝撞。有評論甚至警告,美國恐步向憲政危機。
四面楚歌 沒空向中國開火
川普不是試圖將行政權最大化的唯一總統。從宣誓就職之日起,川普已簽署二十項備忘錄和行政命令,數量之多和歐巴馬上任的前兩周相仿。
川普上任短短半個月,已經以行政命令兌現大部分選前承諾,但直到目前為止,他仍然沒有對中國大陸採取任何行動,與他選前屢次批判中國的行徑出現差異。有中國學者分析指,由於川普的施政受到西方主流勢力反對,對他構成壓力,面臨國內外問題纏身時,自然沒精力面對中國。
英國廣播公司(BBC)五日刊載了中國旅法政治學者宋魯鄭的文章,他認為川普遲遲不向中國「開戰」有許多因素,最重要的是中美兩國針鋒相對沒有好處,反而可能損及國家利益。文章分析指,川普現在為鞏固對選民的承諾,以處理移民等內政問題為當務之急;其次是他在處理美國對外關係上,會以相關利益較高的國家為先,中國並非優先面對的議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