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基隆訊】基隆市府率全國之先,趕在農曆年前公告停止受理二十噸以下刺網執照核發, 並停止受理其他縣市籍刺網船轉入,要讓傷害性漁法流刺網退場,這項「禁令」,被保育界視為新年最棒的禮物。
為維護三浬內沿岸海域魚類棲地,基隆市府近年結合基隆區漁會、保育人士,嚴格取締多層刺網違法作業;沿岸、基隆嶼及北方三島周邊五百公尺內禁用流刺網,刺網漁具實名制也將上路,基隆區漁會還向農委會正式提案,要求全國流刺網退出三浬外。
經過各方努力,漁業署今年編列一億元友善環境費用,由基隆等四縣市推動傷害性漁具、漁法退場。基隆市獲上千萬元補助,要投入流刺網執照和網具收購,預定今年內要讓七成刺網漁船退場轉型,但有議員審預算時質疑,如果有漁船搶入籍要來「吃」補助款,就太投機了。
基隆市海洋事務科科長蔡馥嚀說,目前基隆流刺網船約一百艘,專營二十四艘,十多年來沒再增加,但為防止真有人想藉故「吃」補助款,市府農曆年公告停止受理二十噸以下刺網執照核發, 並停止受理其他縣市籍刺網船轉入,等於把新建和轉籍都封殺,不讓數量增加。
前幾天有位船長氣呼呼通報,在北方三島看到有流刺網漁船在近岸作業,請求海巡取締。蔡馥嚀對漁民的「雞婆」欣喜不已,但程序還沒走完,目前只能道德勸說,只能請漁民「再等我一下!」她指出,流刺網退場的執照收購,目前暫訂專營十五萬元,兼營十萬元,另外,也要辦理刺網網具收購,要收購三千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