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死自在】 「安樂死」的迷思與解套之方(四)

文/慧開法師(佛光山寺副住持、南華大學專任教授) |2017.02.05
2975觀看次
字級

文/慧開法師(佛光山寺副住持、南華大學使命副校長)

有關“euthanasia”一字的歷史脈絡之補充

第一個明顯使用“euthanasia”此一術語的,是羅馬歷史學家蘇埃托尼烏斯(Suetonius, 約西元六九~一四○年),他描述了羅馬皇帝奧古斯都(Augustus, 西元前六三年~西元一四年),「迅速地死亡,而且沒有痛苦地在他的妻子利維亞(Livia)的手臂中,經驗了他所希望的“euthanasia”(安樂死)」。

而“euthanasia”這個字首次用於醫學語境中,是十七世紀的著名英國哲學家法蘭西斯.培根(Francis Bacon, 一五六一年一月二十二日~一六二六年四月九日),係指一種簡單、無痛、快樂的死亡,在這個過程當中,是基於「一位醫師的責任以減輕病人身體的痛苦」。此外,培根還提到一種“outward euthanasia”(外部的安樂死),他用“outward”(外部的)來區分另一種精神靈性的概念——也就是靈魂已準備好的“euthanasia”「安樂死」。

在歐洲中世紀之後的近代文學中,較早提到“euthanasia”這個概念的是英格蘭政治家、作家、社會哲學家與空想社會主義者湯瑪斯.摩爾爵士(Sir Thomas Morus,一四七八年二月七日~一五三五年七月六日),為北方文藝復興的代表人物之一。他於一五一六年用拉丁文寫成Utopia(《烏托邦》)一書出版,在書中描述一位病重者的期望,以服用安眠藥及絕食的方法,在神職人員及醫師的陪伴下,寧靜地走完生命的旅程。

然而,在現實世界中“euthanasia”(安樂死)遠非如此理想或「安樂」。二次大戰中,希特勒的慘絕人寰滅絕猶太人計畫,就是一種沒有經過當事人同意的「隱密性安樂死(crypt-euthanasia)」,也是一種「種族歧視性安樂死(discriminative euthanasia)」。

如果是一位重病患者,受人勸說以安樂死方式來解除家屬情感上及經濟上的負擔,則稱之為「鼓勵性的安樂死(encouraged euthanasia)」。又如當一患者本身沒有能力進行此種絕定,而由其監護人或法定代理人來決定者,稱之為「代理性安樂死(surrogate euthanasia)」。

以上四種安樂死,皆是非「自願性安樂死(nvoluntary euthanasia)」,即使是第四種,在醫學倫理及法律道德上,都一直有許多爭議,更何況是前面三種了。

「安樂死」的執行方式與過程等同於「謀殺」或「自殺」

社會上絕大多數人都被「安樂死」一詞中的「安樂」兩個字所誤導與迷惑,而以為「安樂死」可以讓陷入生死困境的絕症病人「安樂而死」或「安樂地」死亡。而實真相絕非如此,從醫療科技角度及醫療倫理立場來看,「安樂死」的執行方式與過程,等同於「謀殺」(如果是非自願的)或「自殺」(如果是自願的),這也是為什麼現在美國已經改用“physician assisted suicide”,而很少再用“euthanasia”的原因之一。

在二○○一年十月十三日南華大學生死學系主辦的第一屆「現代生死學理論建構研討會」上,成功大學醫學院賴明亮教授發表了一篇論文〈論植物人安樂死之不合醫學倫理:由死刑及腦死談起〉,我現在根據賴明亮教授的論文以及其他相關參考資料,讓各位讀者了解,為什麼「安樂死」等同於「謀殺」或「自殺」。

以美國奧克拉荷馬爆炸案兇手之死刑執行為例

一九九五年四月十九日,美國奧克拉荷馬市(Oklahoma City)市中心「艾爾弗雷德.P.默拉聯邦大樓」(Alfred P. Murrah Federal Building)發生的本土恐怖主義炸彈襲擊,共計導致一百六十八人死亡,另有超過六百八十人受傷,還令方圓十六個街區的三百二十四幢建築物被毀或受損,八十六輛車遭燒毀或由衝擊波摧毀,震碎了附近二百五十八幢建築物的玻璃,共計造成至少價值六點五十二億美元的重大損失。

爆炸案發生後九十分鐘,奧克拉荷馬州巡警攔下了駕駛無牌車輛的蒂莫西.詹姆斯.麥克維(Timothy James McVeigh),並以涉嫌非法攜帶槍枝將其逮捕。而後經過調查、起訴,被證實為爆炸案主嫌,一九七七年六月十三日被判處死刑,死刑的執行方式則採用注射藥物。

二○○一年六月十一日早上七時十四分,麥克維在印第安納州特雷霍特(Terre Haute)的聯邦懲戒所(Federal Correctional Complex),以注射藥物形式執行死刑。執行過程通過閉路電視進行轉播,讓爆炸案中受害者的親屬可以見證麥克維的死亡。麥克維的注射死刑執行過程是,經由插入其右臂靜脈的導管,首先將令他昏迷的速效巴比妥藥劑(barbiturates)注入,接著注入令其呼吸停止的神經肌肉傳導阻斷藥物(neuromuscular blocking drugs),最後是由氯化氫來停止他的心臟搏動,完成死刑。(待續)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