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長伯 元宵送燈籠20年

 |2017.02.04
1319觀看次
字級
俞明發(左)元宵節免費贈送小燈籠,二十年不間斷。圖/曾健祐

【本報綜合報導】基隆市中正區正砂里長俞明發,每到元宵節前夕總會募資籌款,訂購上千個造型燈籠,免費發送給所有基隆市民,堅持至今已二十年;他說,送燈籠除了增添過年氣氛,更希望能保存傳統文化,今年已準備好一千盞「黃色小雞」準備發送。

俞明發表示,二十一年前他當選里長,當年只有文化中心在元宵節送燈籠,而且數量不多,民眾不一定拿得到,隔年決定自行訂製發送,資金來源除了自掏腰包,也積極向附近宮廟、各團體募款,再到台北親自向廠商挑選款式。

「不願見地方死氣沉沉,希望延續傳統文化」他說,首次發送燈籠剛好逢牛年,他訂了一千多盞水牛燈籠,元宵當晚全數發完,小朋友收到更是開心不已,後來愈做愈多,累積至今送出超過二萬多盞。

今年雞年他特別選造型可愛、組裝簡單的「黃色小雞」,一千盞燈籠分別在十日早上十點至十二點、十一日傍晚六點發送,全基隆市民都可以索取。

他說,看到基隆充滿歡樂年節氣氛,小朋友高高興興提燈籠逛大街,那份收穫遠遠超過再多的金錢,這也是自己堅持二十年,未來會繼續作下去的一件事。

「元宵不提燈籠,這哪叫過年呢?」俞明發表示,近年來受到都市化影響,過年各項傳統愈來愈簡化、習俗漸漸流失,為了找回當年的過年氣氛,利用送燈籠把傳統文化向下扎根,更希望讓附近小朋友都能拿到造型燈籠。

俞明發強調,元宵節看見大人牽著小孩,提燈籠四處拜年、分享喜悅氣氛,這就是他至今仍堅持不懈的動力,縱使社會變遷,人與人之間互動情感不變,所以發願要延續傳統,讓小朋友把過年當成一年之中最期待的節日。

看著辦公室掛滿各式生肖小燈籠,他笑說,最老的那隻水牛燈籠已經二十歲了,當初塑膠製手把,現已改良成紙板,燈泡也換成節能的LED,看著十二生肖輪了一回,覺得非常高興,也是一番成就。

二○一七台灣燈會十一日至十九日在虎尾及北港燈區登場,雲林縣長李進勇昨邀嘉義縣長張花冠、嘉義市副市長張惠博等人同遊燈會主展場,感謝各界幫忙讓工程進度超前,後天將測試電力,宣告「雲林準備好了,就等鄉親到。」

此次燈會創下四項歷年之最,包括五十公頃的最大腹地、超過二萬格的最大停車場、八公尺高的布袋戲偶和最大的單一環境劇場達十七點八公頃,另首創新住民燈區。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