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月二十七日,川普簽發行政命令,暫停核發伊朗以及阿拉伯六國:伊拉克、敘利亞、葉門、索馬利亞、蘇丹、利比亞國民簽證,為期九十天,並停止接受難民一百二十天,未來接收的難民,則以少數宗教優先。
這個禁令讓全球譁然,加拿大及歐洲各國如德國、法國、義大利都對此加以譴責,世界各國街頭示威遊行不斷,川普的種族主義堪稱本世紀之最。
被他點名的伊斯蘭國家伊朗總統羅哈尼,甚至不屑稱呼川普的名字,而用第三人稱代名詞諷刺他說:「有個來自另一個世界的人進入政圈,這裡的氛圍對他而言太新了。……傷害將跟隨著他的人民和其他的民族。……今日世界是聯繫與思想交流的世界,築牆阻絕他國及他民族,已是久遠以前的事了。」
相較於伊朗官方的強勢,阿拉伯各國政府異常地沉默,譴責聲音微乎其微,採取的行動也不痛不癢,朝野呈強烈對比。官方反應譬如伊拉克眾議院呼籲要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禁止美國人入境。
埃及外長則表達此舉顯然將深化不同文化與宗教之間的鬥爭,尤其美國是一個移民國家,境內文化非常多元,加拿大魁北克的清真寺遭攻擊事件便是最好的警示。
阿拉伯國家對川普的政策,顯然各自有其盤算,埃及總統塞西早在去年九月與川普會面,便得到川普的允諾,將穆斯林兄弟會視為恐怖組織,以鞏固他的政權。
塞西更不惜背棄信義,與提供財力的沙烏地阿拉伯反目,轉而支持敘利亞巴夏爾.阿塞德政權,圖謀的無非是斷絕敘利亞「伊斯蘭國」恐怖分子回流埃及之路。他更強調要將極端分子連根拔起,讓亂源回到他們自己的故鄉,與川普的中東移民政策不謀而合。
波灣合作理事會為求美國繼續保證地區的政權穩定,更期待美國支持他們的政治立場,配合美國政策自然相對有利。
川普曾說他將迫使沙烏地阿拉伯和其他波灣國家支付反恐的經費,也曾說沙烏地人向他買房,花了四、五千萬美元,他怎會不愛他們?
儘管今日世界反恐是源於九一一事件,而九一一的恐怖分子大多來自波灣國家,但川普擁有龐大事業,財力無窮的阿拉伯波灣國家自然是他的合作夥伴。
此外,不對川普政策加以詬病的尚有摩洛哥,它卻曾是川普口中恐怖分子的發源地之一。再看川普點名的國家,一點也不令人感覺例外,它們都是歷年來強烈反美的國家。
脆弱的阿拉伯各國政府在經歷革命、暴動與混亂之後,都期待川普此舉對打擊恐怖主義有奇效,能剷除他們政權的絆腳石,保持沉默、依附強權自然是意料中的事。
從川普的一紙禁令,也凸顯阿拉伯國家的團結已今非昔比,然而在超強權掌控的現實政治中,又有哪一個族群能倖免?讓人擔憂的或許是此事件中川普所引領的,將是扭曲人類文明辛苦建立的價值。
鄭慧慈(台北市/政大阿語系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