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氣、脾氣、喜氣(下)

依昱(高雄市/義守大學應用日語學系) |2017.02.02
1394觀看次
字級

《首楞嚴經》卷五:陀那微細識,習氣成暴流;真非真恐迷,我常不開演。「薰習」是一種自然受薰,力量很大。例如常在禪堂靜坐者,其身每天沉浸在香嵐中,身自然而然周身充滿檀香的氣息。小孩子常隨母親去寺院拜佛或聽一些因果報應的故事,看忠臣節烈報國等戲劇等,長大成人後自然受此影響,而不敢隨便造惡,怕遭報應。

而長久居住在盜者中的人,沒有人教導,不以為竊取他人財物是不正之事,等到身繫牢獄,才懊悔萬分,可見環境薰習予人的行為影響有多大。目前大家重視環保,即表示已認識到環境優劣,會影響一個人身心成長。

就像一張白紙,本來沒有香氣和顏色,把它放在香爐上一薰,白紙就染上了檀香的氣色和黃顏色。這種薰染過程,叫薰習;白紙上所含的香氣和所現之顏色即為「習氣」。人的一生從小到大,隨著各種環境的薰染,積集了各類受薰的種子,以此而構成人的性格。

《普門雜誌》一六四期,〈星雲日記〉裡有一段話說:「人不管走到那裡,都會有挫折,不要太計較外人的閒話批評,重要的是要懂得如何將這些阻力化為助力!人家傷害我們,是在替我們消業、積陰德。」我們如果一直看到別人看到的不好,最後也會開始不喜歡自己;我們如果一直擔心自己做不到,最後也會把自己陷入困境。

生命是一種學習,任何人在學習的過程中,不免遇到困難和迷惑。給人一句好話,讓人生命奮起飛揚,何樂而不為呢?

但是也有人經常說不出一句好話來,舉例如下:一、譬如大家分吃一盒水果分著分著,這就吃完了;他生氣了,怎麼沒想到留給他一兩塊呢!好、下一次就想到剩下一兩塊水果,趕快把盒子遞給他,想不到他又生氣了,你們早就算計好了,要我去丟盒子,所以才把最後一兩塊留給我,真是不安好心。

二、有時候一起出去,到一個風景很棒的地方,大家都發出讚歎的聲音,可是有人就在那邊嘀嘀咕咕:「浪費時間、浪費金錢、浪費油錢,有什麼好看的呢?不就是山和樹嘛!」

三、坐車的時候,告訴他紅燈了趕快停下來,他回你一句:「廢話。」請他打個方向燈,他說:「囉嗦。」吃飯時請他吃慢一點,不然會噎住了,他說:「你很煩耶!」告訴他過年期間能不能說好話,不要生氣、不要罵人,他回答:「那你就不要惹我嘛!」

四、調整好心情,準備享用午餐時,有人卻在旁邊說:「剛剛看了一則車禍的新聞,好可怕喔!血淋淋的……」 整個吃飯的情緒都沒了 。

五、問他某書局在幾樓啊!「這還用問,不會自己用看的。」

六、告訴他與人相處、與人為善、多說好話,不要老是用負面的情緒,負面語言,他:「我說的都是事實啊!真是白目……」總而言之,所有的好意提醒,在他看來都是多此一舉。

所以,人要常說:一、給人歡喜的話。二、給人鼓勵的話。三、給人肯定的話。四、給人讚歎的話。

為了維護正義,必須生起「正氣」;如果是個人遭受毀謗,那就不用生「閒氣」,以免自己淪為和批評者一樣「邪氣」。這個社會,如果人人都要「爭一口氣」,你也不讓我,我也不讓你,那就到處充滿「暴戾之氣」。時時化暴戾為祥和,讓宇宙天地間充清氣與正氣。

我們對自己的壞脾氣,或不良嗜好,經常在年底時,痛下決心要改正;但新春一過,境界一來又重蹈覆轍,對於日常生活的壞習慣,不良習氣很難改,不容易斷除。

星雲大師:「生命是一連串的學習過程,在學校裡固然可以學習,在社會上,人我間,更有著寬廣的社會大學。所謂三人行必有我師焉,都有我可以習的對象、事情。一、在苛刻中學習寬容。二、在冷酷中學習溫情。三、在懦弱中學習勇敢。四、在狡詐中學習真誠。」

《優婆塞戒經》卷二:若聞譏毀,心能堪忍。若聞讚歎,反生慚愧。修行道時,歡喜自慶。不生憍慢,能調惡人。見離壞眾,能令和合。揚人善事,隱他過咎。人所慚恥處,終不宣說。聞他秘事,不向餘說。不為世事,而作咒誓。少恩加己,思欲大報。於己怨者,恆生善心。見有罵者,反生憐愍。見來打者,生於悲心。視諸眾生,猶如父母。

宋·范仲淹《岳陽樓記》:「登斯樓也,則有心曠神怡,寵辱皆忘,其喜洋洋者矣。」值此新春期間,人心喜樂,多說好話,不說壞話。「一句話」很容易說,但重要的是要能讓對方受用。失落著的生命再造,不一定要靠能言善道的人來開導,有時僅僅是一句看起來普通的話,就能為對方帶來新生的力量。

依昱(高雄市/義守大學應用日語學系)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