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蘋果官網昨天公布,國泰世華、中國信託、玉山、台新、台北富邦、聯邦及渣打銀行,將是首波發行Apple Pay的台灣銀行業者。依照慣例,蘋果將在三十到四十五天內發布七家銀行真正發行時間,即最遲今年三月中旬,是前述七家銀行持卡人的台灣果粉,將可申辦Apple Pay,並正式開刷。
Apple Pay終於來了,繼澳洲、加拿大、英國、中國大陸、法國、美國、香港、紐西蘭、俄羅斯、西班牙、瑞士、日本、新加坡後,台灣成為全球第十四個正式發行Apple Pay的市場。目前台灣智慧型手機市占以三星最高、逾百分之二十四,蘋果約百分之十五,其餘是各類「安卓款手機」,台新銀行表示,若國際三大Pay全數在台灣上線,整體商機一定「破兆」。
銀行表示,在蘋果通知銀行發行Apple Pay的確切時間後,銀行即能接受民眾辦卡;持卡人只要持有適格的iPhone 6以上機型或Apple Watch,未來都能使用Apple Pay刷卡;持卡人可先透過手機中的內建錢包,直接拍下現有實體卡片上傳並獲銀行確認後,即發卡成功,但第一階段,Apple Pay只能綁定信用卡,包括金融卡、悠遊卡功能,還無法上線使用。
台灣目前已有九萬多台感應式刷卡機,可接受包括Apple Pay在內的各式行動支付工具「感應刷卡」,Apple Pay是透過「指紋」確認交易,將「沒有刷卡金額限制」。
Apple Pay可在實體通路、App內及網路上刷卡,每筆交易,發卡銀行要支付手續費給蘋果;實體通路每筆是千分之一點二,網路交易是千分之一點七。另據了解,根據「蘋果支付」與銀行間約定,七家銀行須在一定時間內發出超過卡量「一成」的Apple Pay信用卡,同時每家銀行都須編列一定的行銷預算。
儘管發行Apple Pay所費不貲,但國內各大銀行仍搶破頭,包括有效卡排名前四大的國泰、中信、玉山、台新全擠進領先群,因為會否有「第二波」Apple Pay發卡行,大家都不知道。另根據各大國際行動支付業者「默契」,不同品牌的行動支付上線時間會間隔開來,亦即,在Apple Pay正式上線一到兩個月後,Samsung Pay才會登台,但應會在今年上半年就可與銀行合作發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