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肝癌位居國人十大癌症死因第二名,但若腫瘤太大或不適合以外科手術切除,栓塞療法是選項之一;衛福部健保署自今年元旦起將栓塞療法所採用「肝動脈導管」納入給付,患者可省下二萬四先元的支出,估計每年有六百人次受惠。
臨床選擇「經導管肝動脈栓塞療法」,主要是某些不適合接受手術的病人,或因伴隨肝硬化及肝功能不佳、雙側肝臟多顆腫瘤、腫瘤太大或手術後復發性肝癌等因素,醫師透過裝置肝動脈導管,將化療藥物經由皮下注射座(Port-A)輸送到肝臟腫瘤部位,殺死癌細胞。
今年元旦起將「肝動脈導管」納入健保給付,一條導管支付價為二萬四千元。周清蓮說,給付條件限於肝癌,含肝內膽管癌,且無肝膽以外轉移,接受動脈化學藥物治療,並規範用在肝癌時進行動脈化療及膽管癌動脈化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