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利安教授暢談「人間佛教的神聖性」。圖/人間社記者知慎
【人間社記者周子嘉大樹報導】人間佛教的發展朝向現代化、生活化、理性化與科學化,或者說是世俗化,是否對佛教未來發展造成困難?叢林學院為了讓學生深入了解人間佛教理念,六日邀請西北大學佛教研究所所長李利安教授,在佛光山東禪樓以「人間佛教的神聖性」為題,分享他與星雲大師對談人間佛教「神聖性」的看法。
李利安教授強調,人間佛教的神聖性是積極的,坦然面對生命,勇敢承擔,在生活中落實人間佛教神聖性,而不是將神聖性束之高閣。李利安引述星雲大師曾說,不只把工作做好,而是要滿心歡喜地做;不只滿心歡喜,更要使大眾皆歡喜,此即人間佛教的神聖性。
李利安指出傳統佛教與人間佛教神聖性的差別,在於傳統佛教著重外在的神聖性,於是遇到逆境有所求;而人間佛教的神聖性是促使自己,發自內心生起自我昇華和淨化的力量,心中有信仰,那股由內而外產生的力量是無窮無盡的。
李利安進一步說,星雲大師說「求佛、拜佛更要行佛」,是真正實踐菩薩道——慈悲度眾的情懷,才是人間佛教的神聖性。
李利安深入點出人間佛教的神聖性核心,在於與現實接軌,外在與內在的結合。李利安舉例說明,就如佛光山的法會如法如儀,從外相看,是法師的威儀攝受人心,及法會的莊嚴氛圍使人感到神聖;內在的部分,則是經文的神聖和心中的虔誠,如同星雲大師所說,人間佛教的神聖性與世俗性,如鳥之雙翼,缺一不可。
超凡入聖 直下承擔
「平凡中的不平凡——超凡,就是神聖性。」李利安說,人間佛教是佛說的、人要的、淨化的、善美的,是與現實接軌,給予大眾無畏的力量,直下承擔「我是佛」。
「人人本具有佛性,佛心就在當下,在現實中處在覺悟狀態,提升佛性,自我超越,在平凡的崗位滿心歡喜地把工作做好,努力不懈地堅持,即是菩薩實踐人間佛教的神聖性。」李利安鏗鏘有力,如是為「人間佛教的神聖性」做下結語。「人成即佛成」的意寓,讓佛學院的學生了解佛教教義與生命、生活密切相關,要承擔起弘揚人間佛教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