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小孩三餐挑食、食量小,讓家長擔心營養不夠、長不高。營養師李婉萍說,只要不過度挑食、偏食,不用強迫孩子;但每日應均衡吃6大類食物,一日食材應超過10種。
榮新診所營養師李婉萍表示,如果能從小讓孩子了解食材、吃飯的樂趣,提早幫孩子做營養教育,也是預防醫學的概念。
李婉萍說,如果孩子只有一兩種特定食物不吃,但還能接受六大類食物,屬於輕度挑食。只要變換烹調方式,孩子就有可能願意嘗試,持續嘗試就會慢慢改變挑食。如果孩子完全拒絕某一類食物,會有恐懼反應,就需要專業介入。
她表示,有時候孩子挑食跟爸媽有關,如果爸媽本身就不吃某些食物,孩子自然沒有接觸的機會。減少挑食,可以從觸覺、嗅覺、味覺、視覺、聽覺引導孩子接受新食物。如把食物煮得軟一些、煎得脆脆香香、加入其他食材或香料、改變調味方式、改變形狀、用可愛的餐盤等。
如何改變食物味道?李婉萍建議,吃起來苦的蔬菜,如苦瓜,可以切薄片、用梅醬、梅子粉烹調;綠花椰菜可以打成泥煮濃湯、茼蒿也可以拌醬烹調,會帶有甜味。小朋友常害怕的紅蘿蔔,可以和水果一起打汁、青椒可以打泥煮濃湯、香菇可以加起司做焗烤。
至於小孩食量,李婉萍說,每個孩子食量不同,如果孩子活動量夠、能好好用餐,就不一定要追求吃進多少量,只要沒有過度挑食、偏食就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