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外電報導】歐盟的哥白尼氣候變化局(CCCS)五日公布報告指出,去年全球均溫以極大幅度再創新高,較工業化時代前高出攝氏一點三度,逼近「巴黎氣候峰會」設為努力目標的升溫攝氏一點五度上限。
這是今年證實去年已取代前年成為史上最熱一年的第一份數據,刷新十九世紀有可靠數據以來的高溫紀錄。北極是氣溫增幅最多之處,但非洲和亞洲等地也出現異常高溫,而南美和南極洲的部分地區氣溫則低於正常值。
去年全球地表均溫為攝氏十四點八度,較工業革命前估計氣溫高一點三度。一百九十五國談判代表去年底在巴黎氣候峰會上,通過史上首個阻止氣候變遷的全球協定「巴黎氣候協定」,其最終目標是將全球均溫升溫幅度控制在比工業化時代前高攝氏兩度以內,並用潔淨能源取代石化燃料,追求升溫不超過攝氏一點五度目標。
CCCS副局長迪伊表示,報告數據迅速取得,歸功於氣象站及衛星測定。這些數據與(未來幾周出爐的)聯合國世界氣象組織(WMO)在重覆地區的數據吻合;WMO的數據蒐集需時較長,其來源包括船、浮標和氣球。
令人欣慰的是,由於聖嬰現象轉弱,今年的氣溫不太可能超過去年。聖嬰現象每二至七年出現一次,促使東太平洋升溫,並擾亂全球氣候。英國東安格利亞大學氣候研究部門的瓊斯(Phil Jones)表示,今年或許會比去年涼快。
台灣暖化速度 全球2倍
至於台灣,去年全台年平均溫度達到二十四點四度,創下氣象局觀測史一三七年以來最高年均溫紀錄;中央氣象局預報中心主任鄭明典進一步指出,從長期看來,台灣暖化速度已是全球暖化的兩倍。
根據從一九四七年以來每年增加溫度紀錄換算,全球暖化速度約是每十年增加零點○六五度,台灣則是每十年增加零點一四度;主因是溫室氣體排放量造成暖化。
台灣全年均溫最高紀錄原本是一九九八年的二十四點三九度;氣象局台北站去年也觀測到設站百年以來最高年均溫二十三點九七度,次高紀錄為二○○二年的二十三點八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