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市環保局家具班領班陳世賢笑說,活樹看久了,會有想將樹砍下做成家具的衝動。圖/中央社
【本報台北訊】「我不敢看活的樹」,台北市環保局家具班領班陳世賢笑著說,因為他的工作,是將漂流木或民眾不要的廢家具加以維修或改造,要是活樹看久了,也會有股想將樹砍下做成家具的衝動。
陳世賢在北市環保局資源回收隊已有二十二年資歷,早年負責做資源回收分類,因為入隊前的本業是做天然木茶盤,熟知各種木材特色,當時主要負責木頭的回收分類。民國九十二年,具有木材專業的陳世賢被編入資源回收隊新成立的「家具班」,現擔任「家具班」領班。
陳世賢說,家具班回收並修復民眾丟棄的廢家具成為「再生家具」,別人眼裡沒用的損壞家具、廢棄腳踏車、傾倒的路樹等,都是家具班的貴重材料。
製作文昌筆、木杯墊、聞香瓶等這些小東西,或是修好衣櫃、床架、沙發等大型家具,是家具班的基本功;更特別的是,陳世賢與家具班的師傅們,常腦力激盪,做出獨特的創意家具。
像是從熄燈的圓山兒童樂園拆下的匾額,保養後加上椅角,搭配天然木茶几,成為一組極富韻味的茶桌椅;桌腳有著細緻雕花的圓形茶几,上面放著綠意盎然的盆栽,看不出原本只是學校淘汰的課桌;選舉一過就沒用的競選旗幟,則被剪成布條後,編成繽紛的木屐織帶。
在陳世賢的巧思與巧手下,廢棄家具、木頭找到了第二春。
陳世賢說,他認為自己最特別的一件作品,是一部巨大的「水陸兩用腳踏車」,乍看之下是一輛普通的三輪車,但輪子經過改造,車體環繞特製鐵架,裝著數十個空寶特瓶,讓車身浮起,且可控制方向行進,這是他某次看到颱風淹水新聞後浮現的想法,希望未來能在救災時派上用場。
從事這一行太久,陳世賢已無法計算至今究竟做過多少件再生家具,他覺得很幸運,工作就是興趣的一部分,而且因為回收家具跟路樹,可以接觸到現在已禁採的檜木、肖楠木等珍貴木頭,並讓廢棄物找到新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