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外電報導】一般孩子最想要的禮物可能是布偶、腳踏車,肢體缺陷的孩子渴望的,應是年年收到可以跟自己搭配的義肢;伴隨著日漸成長,他們每兩、三年就得更換義肢,這筆費用其實是許多家庭無法承受的重擔。
八歲的普林(Alex Pring)是右臂先天發育不全的小男孩,也是鋼鐵人的忠實粉絲。孩子多半會夢想成為超級英雄,對普林而言,擁有外形酷似鋼鐵人、美國隊長的機械手臂,人生也許就不同;義肢除了可幫助他們克服殘缺的不便,還能讓他們擁有美好童年時光,比方說,騎腳踏車、玩電動遊戲……等,縮小與一般兒童的差距。
在德州儀器(TI)的支援下,美國中央佛羅里達大學(UCF)的學生正幫助手臂殘缺的孩子實現夢想。
非營利性組織Limbitless Solutions執行總監曼帝洛表示,普林原是個非常靦腆的男孩,不敢走進雜貨店,害怕別人對他另眼相待,或問一些難堪的問題。有了義肢手臂,他成為自信十足的孩子。
這可不是普通義肢手臂;這是特別訂製的機械手臂,具有可移動的手掌和手指,零件都由3D列印而成,外形與鋼鐵人的機械手臂非常相似。普林說,這隻義肢手臂是他收到「最棒的禮物」。
曼帝洛表示:「之前認為這些孩子只想融入正常生活,不過,我們發現更重要的是身分認同和情感表達。」
Limbitless製造了二十支義肢手臂給有需要的孩子,他們的家庭無需支付任何費用。Limbitless的理念是,讓孩子瞭解他們的生活不會因肢障受到任何限制。
80名義工學生團隊
想幫成千上萬兒童
兩年前,Limbitless開始執行這項任務時,義肢手臂材料費大約三百五十美元(約新台幣一萬一千多元),包括塑膠、硬體、電池和馬達,價格僅約一般義肢手臂的一成。工程師未來希望進一步擴充這款手臂的功能。
曼帝洛是在開車時萌生製造仿生手臂的想法。他在收音機中聽到新聞,一名華盛頓州的男子為南非木匠製造第一支3D列印機械手掌。
「回到研究實驗室,心裡想著『我也要這麼做』。」曼帝洛說:「後來,普林的父母聯繫了我們,希望為他們的兒子製作機械手臂義肢。」
目前,還有五十個國家、近四百八十個孩子正在等待他們的義肢手臂,Limbitless計畫明年幫助更多兒童,未來希望能有成千上萬的兒童受益。
機械手臂已成為一個令人滿意的成功專案,曼帝洛把這一切都歸功於八十名來自不同背景的義工學生所組成的偉大團隊。曼帝洛表示,「我們正在幫助更多的孩子成為超級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