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邁的老人往生後留下十七隻駱駝及一張遺囑給他的三個兒子。遺囑內容說,老大可得一半數量的駱駝,老二分得三分之一,老三則是九分之一。
然而由於十七隻駱駝無法整除於二、三或是九,三兄弟為此大傷腦筋,甚至兄弟鬩牆,最後只好請族長裁示。族長笑著說,為了要讓三兄弟能和睦相處,決定再送他們一隻駱駝,以湊成十八隻。
在族長的協助下,,老大獲得九隻駱駝,老二、老三則分別拿到六隻和兩隻。有趣的是,三兄弟的駱駝加起來還是十七隻,多的那一隻,仍舊完璧歸趙地回到族長手中。
這個故事不僅是個數學題目,還告訴我們解決問題的智慧與方法。
現代社會充滿競爭的壓力,因此面臨的問題也層出不窮,加上我們因太習慣使用「減法」思考,意圖尋求勝負分明的結果,往往導致最後以兩敗俱傷的局面收場。靜心思考這個過程,到底誰才是真正的贏家?誰是輸家?
面臨問題,有時必須學習「加法」思考,所謂的加法思考,是指「給予」。但要注意的是,我們應如何給?
我們可以給別人需要的東西,例如給別人一個關心、一個安慰、一個照顧,讓人沒有恐懼,讓人心安,這些都是給予的成果。同樣的,無論生活或工作,即使競爭再大,我們都要學習不要太在意輸贏,應彼此互讓一步,多付出一點,其實付出的本身就是收穫,因為付出的當下即是福氣,懂得付出是智慧,故可營造雙贏的場面,大家皆大歡喜。
當我們用「加法思考」的方法待人處事時,我們的人生也會有加法般的豐收。(文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