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林頓總統
1998年在上海提出「對台三不」政策:不支持「兩個中國」或「一中一台」、不支持台灣獨立、不支持台灣加入任何必須以國家名義才能加入的國際組織。
布希總統
2003年12月中國總理溫家寶訪美,小布希發表反對台灣陳水扁政府推動「公投」的強硬聲明,稱美國「反對任何來自中國或台灣意圖改變現狀的單方面決定」,批評陳水扁的「評論和行動顯示他要單方面決定改變現狀」。小布希說,「美國反對台灣獨立的政策不會改變。最近從台灣傳出一些試圖改變現狀的信息,令人不安,美方不贊成,我們反對單方面試圖改變台灣現狀的做法」。
國務卿鮑爾
2004年訪問北京期間,在鳳凰衛視和CNN專訪中,兩度使用「和平統一」字眼,強調「台灣不是獨立、享有主權的國家」,並重申美國堅持「一中政策」,不支持台獨,「任何朝向台獨的行動都非危險」。
國安會亞太事務資深主任韋德寧
2007年9月為記者簡報說,美國在許多方面都很支持台灣,例如確保台灣在亞太經合會或世衛組織中受到適當待遇,不過聯合國會員需要國家資格,「台灣目前在國際社會不是一個國家,美國政府的立場是中華民國多年來都是一個未解決、留待解決的議題」。
副國務卿奈葛彭
在陳水扁政府力推「入聯公投」時,批評這是「朝宣布台灣獨立及改變台海現狀的一步」,並表態「不支持台獨」。
歐巴馬總統
2016年12月16日在年終記者會上說, 美國、中國以及某種程度上和台灣之間,長久以來有個協議,就是「不改變現狀」;中國視台灣為其一部分,但承認自己必須視台灣為一個可以用自己的方式做事的「實體」來接觸,台灣人同意,只要他們能繼續以某種程度的自治,就不會進一步並宣布獨立。
總統當選人川普
2016年12月2日與中華民國總統蔡英文通話,發推文稱蔡英文為「台灣總統」。他還在11日受訪中表示,美國可以不用受制於「一中政策」,川普説他完全了解「一中」政策,可是不曉得為什麼必須受「一中」約束,「除非我們就別的事情,包括貿易,和中國談成協議」。
人間福報編輯部/製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