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報導】遇到不順心的事,總以為一覺醒來能把煩憂拋諸腦後。但用睡眠暫時忘記不開心的事情,抑制負面情緒記憶,最新研究發現這種做法適得其反。
最新研究指出,好好睡一覺會強化腦中的負面記憶,讓科學家不得不相信「別帶著怒氣去睡覺」這句西方俗諺。
法新社引述線上期刊《自然通訊》(Nature Communications)報導,中國大陸與美國合作的研究團隊發現,帶著剛形成的壞記憶進入睡眠,腦部會將不好的記憶深深地刻畫下來,也就是更難忘記不開心的事。
學習新知識後,睡一覺往往會將訊息從短期記憶轉移到長期記憶。對於人們並不想回憶的記憶,發生在睡眠期間的記憶整合有何影響?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北京師範大學的柳昀哲與同事針對七十三名男性大學生進行睡眠對記憶的影響測試。
柳昀哲告訴法新社:「這個研究告訴我們,老生常談的『別帶著怒氣去睡覺』還是挺有價值。」「我們建議上床睡覺前,還是先把問題解決掉。」
這項測試在訓練課程後做了兩次,一次是在受試者睡了一晚之後,一次只睡了半小時。整個過程中,科學家都仔細監控受試者的腦部活動。結果受試者發現,經過睡眠後,抹去負面的記憶更加困難。
實驗期間受試者的腦活動也表明,原本要抑制的記憶,更分散在主管記憶的皮層中,這一轉變似乎是抑制負面記憶困難的原因。
研究人員指出,理解人腦的變化,如何影響負面記憶的抑制,或許能增進醫生對創傷後心理壓力緊張症候群(或創傷後壓力症)等疾病更深一層認識。
美國麻州大學史班瑟指出,睡眠不但會使大腦保存記憶,也會將情緒反應留存下來,發生悲劇或超乎預期的意外時,最好還是保持清醒。她補充說,人類經歷重大事故後,通常難以入眠,其實是對身體一項保護機制。
透過冥想 安穩好眠
煩惱睡不著也有後遺症,大腦可能提前老化、罹患慢性病、智能減退或情緒不穩等。醫界發現,睡眠品質與肥胖、第二型糖尿病息息相關。
想不帶著負面情緒安穩好眠要怎麼做?心理治療師赫斯特建議,透過冥想,想像自己身處熱帶天堂,在平靜無波的水面上航行,在花田裡散步,會因此感到放鬆。
長庚醫院專任臨床心理師吳家碩表示,也可試著用「煩惱記事本」,把煩心的事寫下來,告訴自己要「停」,幫助大腦停止反覆思考與擔心。